中东欧疫情报告与评估(2021年06月21日)

欧洲学者看中欧关系、“北溪二号”与大国关系:中东欧地区形势跟踪


European scholars view Sino-European relations, "Nord Stream 2" and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powers:Report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in CEECs

(No.173    2021.6.21)

疫情大数据


本期目录

专家观点:

1、马雷克·赫鲁贝: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发展

2、乔治·佐戈普洛斯:鉴于与中国关系的不确定性,欧盟政治家将提供远见


3、邱强、陆俊峰:欧盟产业结构升级之路



4、雷建锋:以“北溪-2”号管窥大国关系


域外研究:

捷克对欧盟政策与视角



各国形势跟踪


专家观点


马雷克·赫鲁贝Marek Hrubec,捷克布拉格全球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克):


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发展


未来几年,中国、美国和欧盟新的国际政策和发展政策将大量重叠,因为中国的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与乔·拜登(Joe Biden)政府和欧盟委员会(2019-2024年)的任期相吻合。


2021年对中国尤为特殊,因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标志着2020年底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的开始。同时对中国也很重要,因为有望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种时期的过渡以新冠疫情新冠疫情为标志,中国的全球合作将以经济振兴前景为基础,主要因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中国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包括疫苗在内的医疗用品,帮助它们遏制新冠疫情危机,这一做法的理念也蕴含在中国的双边关系和“一带一路”倡议中。


尽管受到美国的压力,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2020年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中国去年最重要的两个成就之一。ECEP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中包括全球约三分之一的GDP和近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ECEP的各签署国同意降低关税,并在贸易、电子商务和其他合作领域建立新的规则,这将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IA)谈判的结束是中欧合作的一个里程碑。欧盟应重新考虑停止批准该协议的决定,因为该协议对中欧双方都有好处。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欧盟表示愿意推动多边主义,并于2021年2月发布“多边合作促进全球复苏”计划。欧盟领导人利用美国新政府的上台发起一项振兴多边合作的全球倡议,因为他们支持合作的世界秩序,基本与中国去年所呼吁的相同。


由于新冠疫情疫情的爆发,所有经济体都有了新的优先事项,健康和社会需求成为欧盟议程中的重中之重。2021年2月,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内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写道:“卫生是第一紧急事件。新冠疫情危机是几代人以来对全球稳定的最大考验。它提醒我们:面对流行病,我们的健康安全链是由最弱的卫生系统所决定的,任何地方的 新冠疫情 都对当地人民和经济构成威胁”。如果把人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欧盟和其它经济体很容易就健康问题达成共识。“与其让文明和价值观相互对立,不如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主义” ,这正是中国多年来一直倡导的。


战略主权在中国和欧盟等经济大国倡导的多边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变劣势为优势,积极重塑战略主权。鉴于此,未来几年全球互动以及大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复杂,这可以用欧洲术语“战略自治”来解释。战略自主主要源于网络安全等安全领域的主权理念,在技术独立方面更接近中国的主权概念。更广泛而言,更接近于中国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欧等国家逐渐学会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战略主权优势,在数字时代拓展其他领域的合作。例如,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机制在促进多边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全球参与者在后疫情时期必须克服新的挑战,但中国和欧洲国家仍有很多深化合作的机会。欧洲国家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框架下,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开展经济、政治、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合作。(原文刊载于2021年6月17日《中国日报》)


                                                      (编译 边敏嘉)

乔治·佐戈普洛斯(George N. Tzogopoulos,法国尼斯欧洲大学讲师,希腊德谟克里特大学讲师,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助理研究员):

 

鉴于与中国关系的不确定性,欧盟政治家将提供远见


当前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秩序产生了一种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西方对中国发展的评价往往是负面的,这导致了对立的倾向,中欧关系也受到影响。尽管在2020年底,中国与欧盟在原则上达成了双边全面投资协议,但在2021年前几个个月的紧张局势并不罕见。


2021年5月,欧洲议会决定冻结全面投资协议的批准,这影响了中欧伙伴关系的正常发展。欧盟已因新疆人权问题对中国实施制裁,中国政府对此也做出强烈回应。现欧洲议会希望中国解除制裁以示善意。但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最近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声明,欧盟的一些成员国并不接受将贸易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政治对抗和经济脱钩不符合欧洲的利益,这条路也不会走得太远。


制裁主要是象征性的,重要的是当前中欧关系中的误解。欧盟认为它可以在国际关系中发挥规范性大国的作用,并根据其理想和价值观制定政策。然而,中国反对“系统性竞争”等概念,并希望凭借其治理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其在脱贫方面的成就,不允许无端的指责。


在和平与繁荣的世界中,至关重要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应对共同危机能力的严重弱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高于中国的欧盟很难防止第二波疫情感染;与美国和英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欧盟的疫苗接种速度缓慢,因公司和人们生活无法正常化而使经济损失巨大。在这方面,统计数字证实了中国的进步,中国是2020年唯一取得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以及其疫苗接种剂量不断增加。


新冠疫情危机表明国际合作是必要的,从而保证类似的危机不会重演。与此同时,从持续的新冠疫情危机中复苏的经济不应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欧盟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复苏计划以帮助其成员国克服危机,同时其他投资机会也没有被排除在外。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范围内的投资机会有可能发挥补充作用。在当今世界中,增长的引擎是跨国的。其中积极的是中国和欧洲的银行机构已开始将其优先事项并行。此外,绿色融资很有前景,新冠疫情危机后的社会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讨论的范围超越了欧洲和中国人民的福祉,还涉及到非洲等其他大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其先决条件是更广泛的协同。近年来,欧盟见证了大量难民。气候变化和社会不稳定也许会在新冠疫情后引发新的难民潮,从而加剧区域冲突。如果问题的根源得不到根除,仅采取缓解措施是不够的。


欧盟在债务危机和英国脱欧问题上已表现出非凡的韧性和一致性。目前,中国正努力并即将战胜新冠疫情疫情,并加强其在多边世界秩序中的地位。欧盟与中国的分歧并不新鲜,偶尔在动荡时期会加剧。尘埃落定后,谨慎的政治家有望在将在不确定的形势中提供远见。(原文刊载于2021年6月7日《Beijing Review》)


                                                 (翻译 边敏嘉)



邱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教授); 陆俊峰(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


欧盟产业结构升级之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联合体和最重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洲联盟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多达五亿,GDP总量位于世界前列。纵观欧盟发展的历史,成员国多,产业分类和结构复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横向比较欧盟与美国等其它国家的产业结构,既存在优势又存在劣势。厘清欧盟如何在各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的情况下进行协调和整合,如何在新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和保持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势,已经成为欧盟当下发展的重点。各成员国产业的结构性差异是欧盟异质性扩张的客观结果。这对欧盟生产要素一体化、形成“单一市场”、拓展区域内贸易、整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等区域一体化愿景构成了显著的挑战,同时也为欧盟内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动力。在通向欧洲统一大市场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不仅需要缩小成员国内部的差距,还需要对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落后国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差距等方方面面做出整合和协调。


面对新科技革命趋势下的国家竞争,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欧盟的产业政策迫切需要做出调整。欧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举措主要有:


一、调整产业政策,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力度


当前全球新科技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局面,美国作为新科技的发轫地,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创新等领域独占鳌头。虽然同为发达经济体,欧盟在全球产业链上所处的地位与美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1971~1986年间,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了46倍,日本增长107倍,然而欧洲仅仅增长了4倍。长期以来,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人才缺乏、产学研领域脱节、科研体制落后、产业政策忽视等因素造成了欧盟在科技长期落后于美国。为缩小这一差距,欧盟各国纷纷将新技术产业列为经济发展的引领产业,在政策、体制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体制政策改革带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趋势下,欧盟各国特别是传统发达经济体纷纷加大科研的投入。与此同时,欧盟鼓励引入私人部门的投资,以此支持技术创新。欧盟产业政策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990—2000 年的理念奠定阶段,2000—2009 年的体系完善阶段和 2010 年至今的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阶段。欧盟于2020年3月推出“欧盟新产业战略”,着重突出了产业政策的绿色化,数字化导向。各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驱动下,依托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纷纷确定了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先项和重点。为争取高新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各国还将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在了改革旧有科研体制,增加投资和补贴,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科研创新。1999~2003年欧盟第五个“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计划”就是这一政策的突出代表。此外,欧盟的结构基金还对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地区提供资金支持。


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在促进产业升级上还注重发挥优势,增强区域内的协同和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通过实施“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计划”和“尤里卡计划”,在成员国间推行联合科研,整合和优化相关资源,促进产学研等领域优势对接。


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制定和推行可持续发展标准


1972年基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被提出以来,经过40年发展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发展的基本原则。一直以来,欧盟都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锋,在2000年制定的“里斯本战略”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欧盟不仅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中注重发展绿色产业,更在全球范围内高举“绿色”大旗,竭力推行各类标准和指标。在产业政策上,欧盟不仅通过推行节能技术改造,实施节能专项行动,推广能效标识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而且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多次在“科技与研发框架计划”,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等发展战略中强调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并积极推进农业、能源、交通、生物技术、海洋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环保研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化。同时,欧盟还对各类商品在技术和安全上设立“绿色门槛”,推行《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等绿色贸易壁垒。欧盟还率先就“碳排放”订立欧洲标准,将相关排放问题纳入税收征集中去。


三、调整产业结构,重振制造业


新科技革命的客观结果是促使产业分工在国际间转移,这直接导致近年来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传统制造业外移,实体经济逐渐“空心化”。这一趋势的弊端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愈发突出。“去工业化”导致实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难以产生有效的就业岗位,在加剧失业的同时增加公共财政负担,经济问题逐渐演变为政治和社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开始反思和调整自身的产业政策,将重振制造业提上议事日程。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通过了《全球化时代的统一产业政策》,并在2012年的工业政策通报等政策性文件中进一步确认了“再工业”在欧盟产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而且注重对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两手抓”:一方面将汽车、钢铁等传统制造业纳入2007~2013年结构调整计划,力求恢复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机械制造、信息、通信、生物等知识及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从而提高欧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体而言,欧盟在产业升级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在数字经济下的产业升级仍然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问题,需要着重解决。



雷建锋(外交学院副教授):

 

以“北溪-2”号管窥大国关系


2015 年 6 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宣布将与法国 ENGIE 集团、奥地利 OMV 石油天然气集团、荷兰皇家壳牌、德国 Uniper 公司和德国 Wintershall 公司合作投资建设北溪 2 号天然气管道。“北溪-2”号项目总造价95亿欧元,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出资50%,其他欧洲五家公司各出资项目造价的10%,即9.5亿元。该天然气管道全长1224公里,从波罗的海直通德国,然后由德国将俄罗斯天然气经干线发往其他国家。管道投入运营后,将俄罗斯将向德国等欧洲国家每年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要。


修建北溪-2号主要出于以下考虑:首先,2011年投入运营的北溪-1号管道多年超负荷运输,每天向德国供应天然气达1.647亿立方米,已经超过管道设计运输量的10%,修建新管道可以减轻北溪-1号的输送压力。其次,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将俄罗斯天然气国境费用大幅提高了50%,从2006年的1.06美元/千立方米提高到2.5美元/千立方米。如果“北溪-2”号建成并投入运营后,俄罗斯在2021-2024年将少向乌克兰缴纳4-5亿美元的天然气“过境费”,东欧国家如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的“过境费”收入也将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2014年3月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开始加入欧盟和北约行动,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就更加不安全。基于以上原因,俄罗斯亟需寻求替代方案,以免未来被动。再次,就欧洲国家而言,多年来的俄乌“斗气”使欧洲能源安全受到挑战,这些国家为保证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也希望与俄罗斯一道能另觅他途,保证自己天然气安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由此而生。最后,克里米亚事件后,美欧对俄进行经济制裁;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大不如前,石油价格下跌,使俄经济发展受损。为了打破美欧联合制裁,俄需要以稳定的俄欧天然气贸易拉住欧洲,减少美欧制裁压力。


北溪-2号项目自2011年筹划至今,已有10年,原计划2019年完工,但是到现在还差“最后一公里”。其中,主要原因是来自美国的阻挠。如果该项目建成,欧洲对俄能源依赖将会大大增强,而美国也将降低对欧洲的控制,同时,当前对俄制裁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2019年12月,美国通过国防预算法案制裁参与“北溪-2号”的企业,迫使相关项目建设陷入停滞。此后,美国数次对“北溪-2”号发出威胁。2021年5月G7外长会议上美国务卿布林肯强烈要求德国退出“北溪-2”号工程,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无法接受美国对“北溪-2”号工程的制裁。


2011年后美国天然气生产每年均高于俄罗斯,美国无疑希望欧洲成为其重要出口市场。近十年来俄罗斯占据欧洲天然气消费市场上32%的份额,而美国在欧天然气消费市场所占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近十年来欧洲年均消费天然气5270亿立方米,而2017年美国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仅有26亿立方米,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只占到欧洲市场的0.4%左右,且价格昂贵。以2017-2018年冬季为例,俄天然气价格每千立方米仅190美元,而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达到265-295美元。德国一直是的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自2014年以来,俄天然气出口占德天然气进口比例从45%上升到51%。2020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为556亿立方米。“北溪-2”号建成后,德国每年将从俄罗斯接收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样不仅对保证德国天然气消费,还能让德国成为欧洲天然气枢纽国,从而提高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北溪-2”号反映的大国关系:


首先,“北溪-2”号可以看出美国控制欧洲,同时又拉拢后者的一贯对欧模式。早在2017年,美国参议院就提出要进一步制裁俄罗斯,包括要求停建“北溪2号”工程,但遭到德国的坚决反对。2019年底,当这一工程只剩下最后160公里管道的铺设工作时,特朗普政府突然要求停建这一工程,否则将制裁参与修建的公司,当时参与修建管道工程的瑞士和荷兰公司被迫停工。2019年12月,美国通过国防预算法案制裁参与“北溪-2号”的企业,迫使相关项目建设陷入停滞。此后,美国数次对“北溪-2”号发出威胁。2021年5月G7外长会议上美国务卿布林肯强烈要求德国退出“北溪-2”号工程,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无法接受美国对“北溪-2”号工程的制裁。2021年年初以来,俄罗斯派出“切尔斯基学院号” 管道铺设船前往波罗的海,继续修建没有完成的管道铺设工作。当美国看到俄德联手完成“北溪-2”号项目的态度非常坚决之后,拜登上台后又想修复与欧洲关系,联手对付中俄,特别是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在此背景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月19日表示,美方决定对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北溪2号”股份公司及其负责人马蒂亚斯·瓦尔尼希予以制裁豁免。随即,德国总理默克尔25日表示,她希望在制裁豁免后,与美国就“北溪2号”项目进一步讨论。很快,当地时间5年25日,拜登宣布放弃对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修建相关企业的制裁,并且表示,“现在继续实施制裁,会对我们同欧洲的关系产生反作用”。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要让德国和俄罗斯完成这个项目时,拜登说:“首先,因为它几乎完全完成了,而且我不能允许德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我认为,现在继续实施制裁会对我们与欧洲的关系产生反作用。”德国、俄罗斯官方都对拜登的这一做法表示欢迎。随后,从随后的6月13日拜登去欧洲参加七国首脑会议、七国发表的联合声明、17日拜登与普京在日内瓦会谈可以看出,在无法阻挠“北溪-2”号发展大势的情况下,美国放弃阻挠短期目的是为了为拜登与欧洲领导人和普京的会晤营造较好的氛围,长期观之,则是拜登政府联合欧洲、拉拢俄罗斯、分化中俄关系的战略的具体举措。就美欧俄关系而言,从美国对“北溪-2”号项目可见拜登希望淡化美欧分歧,防止俄美关系继续走跌的大致方向。


其次,如果比较“北溪-2”号项目和《中欧投资协定》在欧洲的遭遇可见,在欧盟内部,对俄欧经济合作的压力远远小于对中欧经济合作的压力。“北溪-2”号和《中欧贸易协定》同样受到欧洲议会的批评和攻击,而且“北溪-2”号还受到美国的持续强大压力,但是欧洲大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坚决抵制,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相比之下,面对欧洲议会对《中欧投资协定》的阻挠,欧洲大国(除了德国)没有表现出迫切推动欧盟批准这个协定的强劲呼声和动力。考虑到当前的中美关系,不能不承认美国对欧洲依然存在的强大影响。


最后,“北溪-2”号的曲折经历也启示中国,美国对中、俄、欧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中俄欧在争取独立自主,维护本国和本集团的利益方面与美国霸权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虽然欧洲在人权和意识形态上攻击中俄,但是在事关本集团利益方面,欧洲不可能完全屈从于美国,《中欧投资协定》符合中欧双方利益,不是欧洲给予中国的恩赐,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高超的外交手段,欧洲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中欧贸易协定》对双方的重要意义,良好的中欧关系对欧洲的重要意义,《中欧投资协定》最终被欧盟批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虽然美国想拉拢欧洲,分化中俄关系,孤立中国,但是美国与这三大力量之间的霸权和主权的矛盾依然存在,不会因为美国对三大力量战略的改变而消失,所以欧俄与中国仍有很强的战略利益,这就保证美国很难真正孤立中国。


域外研究

捷克对欧盟政策与视角


捷克研究机构Europeum发表题为《欧洲未来会议:捷克的视角》一文,现进行编译如下:


欧洲未来会议平台于 2021 年 5 月 9 日启动,如果一切顺利,平台将于2022 年春季——法国总统选举期间结束。由于捷克从2022年7月起将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他们将必须着手落实平台成果。所以在这方面,捷克应走在其他成员国前面。


人们认为,欧洲未来会议会吸引大量捷克媒体和政治关注,然而,情况正好相反。事实上,捷克政界人士几乎没有提过该会议,媒体和政客的关注点都聚焦在新冠疫情和即将到来的大选上。虽然关注当下的热点问题是很正常的事,但对未来会议完全缺乏关注也令人十分惊讶。

 

巴比什政府和欧盟政策


捷克政府的欧盟政策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字:少做,更好的在一起。捷克政府并非狂热的欧洲一体化支持者,反而表现出更多政府间倾向,总的来说,他将自己定义为欧盟中捷克利益的捍卫者。


 此外,捷克政府明显更加关注难民危机的问题,讨论对欧盟政策的章节几乎都关于庇护政策的修正案。除了在欧盟中发挥更积极作用,以及建议欧盟应对外部威胁外,捷克政府几乎没有提过任何其他政策。


结合捷克在过去三年中的实际做法,可以看出,他在试图对欧洲采取一种更自信的姿态。安德烈·巴比什喜欢将自己定位为捷克的利益的保护者,并十分热衷于展示他的成就。但不可否认,巴比什掌握了游戏规则。


在某些情况下,民族主义的言辞可以转化为具体的政治行动。在有关新冠疫情复苏基金的讨论时,捷克政府强烈要求重新规划分配标准,增加捷克的获益。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欧盟疫苗计划中,捷克几乎没有贡献一欧元,但却依旧从欧盟联合采购疫苗中获益。


基于这些政策和实践,人们必然会问,欧洲未来会议是否符合当前政府对欧盟的政策。很明确的是,政府试图支持一个政府间的欧洲,并把自己当做欧盟与捷克公民之间的纽带。这样的定位不会让捷克拥有更多发言权,而只是表达同意与否。那么由捷克政府主导落实欧洲未来大会就会有些不明确。要么,政府继续沿着欧盟和其他成员国的既有路线执行,要么,就会造成平台结果的浪费。


最后的结果是,捷克公共行政部门没有向该平台投入政治资本。它一直坚持低限度的将这些发声给了捷克公众和非政府组织。政府办公室,甚至是政府的社交媒体都保持了沉默。


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种当局缺乏动员的原因。首先,捷克行政部门忙于准备2022 年捷克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各项工作,根本就没有什么更多资源可用于会议宣传和组织。其次,每个公共行政部门都只服从自己的领导者,即使公务员有意在未来会议上投入更多精力,也会与他们本身的工作任务相矛盾。

 

捷克民众的态度


仍在持续的新冠疫情席卷了捷克。捷克是欧盟中受疫情影响第二大的国家,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并经历了超过半年的经济封锁。对疫情的管理不善导致许多捷克人失望,这体现在民调结果上。民调显示,捷克民众对欧盟的信任50% 左右波动,比去年秋季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对欧盟的满意度下降的更多,大约10个百分点,截至 2020 年 3 月,只有 47%捷克人对欧盟感到满意。然后,目前对欧盟的信任并不是历史最低点,现在仍然高于 20152016 年难民危机时期的数字,同时对欧盟的信任度也高于对捷克政府机构的信任度。


众所周知,欧盟被视为一个远离捷克民众的机构,专注于小而“不重要”的问题。很多捷克人将欧盟与反对捷克利益联系起来。


也有捷克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很难追求在欧洲层面的利益,是因为欧盟政治体系的结构和捷克的人口规模,而不是因为捷克政治领导人。


不过好消息是,根据我们之前的社会学研究,捷克公民并不是退出欧盟的强硬支持者。如果被问及欧盟应该怎么办时,大多数捷克人承认这是值得的等待和争取“改革”。只有一小部分——大约 22% 的公民,认为捷克应该离开欧盟。支持改革的认为应让欧盟更专注于政府间模式,并尊重规则。比如制定内部市场政策,和平合作,但绝对不是移民。在这方面,现任捷克政府很好地反映了民众的诉求。


就欧洲未来大会本身而言,大约 59% 的捷克人宣称有兴趣参加,这个数字略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然而,捷克人比其他国家公民对会议的影响更具有批判性,48% 的人认为不会有任何影响。同时,捷克人对实体论坛不太感兴趣,而是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总的来说,这些数字很难让人相信,因为有说 60% 的捷克人将参加未来会议。首先,捷克人普遍高估他们在选举期间的实际投票率。第二,人们对欧洲未来会议依旧缺乏了解。虽然没有可用的数据,但基本可以判断,10%拥有对欧盟非常肤浅认知的人正在组织这场会议,而只有大约 2-3% 的人积极寻求更多信息。

 

对捷克的影响


 欧洲未来会议的目标是使欧盟更接近其公民,并与他们讨论当下发生的问题和未来的政策。然而这一雄心壮志是否会在捷克实现,似乎十分渺茫。


捷克会议组织缺乏足够的政治领导和积极的国家参与,这显着阻碍了向大众普及欧洲未来大会的进程,因此,捷克民众密切参与欧盟工作依然是受限的。


在捷克良性发展的可能性有多大?两个字——很低。目前的捷克政治精英不感兴趣让自己的民众更多参与欧盟事务,而是希望他们支持自己作为唯一的代表去维护捷克的利益。故而,捷克媒体突然对欧洲未来大会进行热烈宣传是不会出现的现象。


可以说,估计欧洲未来会议将不会对捷克人的欧盟看法上产生影响,也不会让欧盟更加贴近捷克民众。即将到来的捷克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将是一个更好的机会。历史数据显示,2009 年捷克总统选举对欧盟的满意度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如今的欧洲未来会议只能被视为一个失败的案例。如果未来类似事件想要成功,捷克必须说服公民这是值得的,而且政治精英必须表现出坚定的态度。


(编译 陈思杨)

 各国形势跟踪


捷克

卫生部长亚当·沃伊特赫 (Adam Vojtěch) 周日在捷克电视台节目中说,从 7 月 1 日起在公共交通和室内区域,可以用一次性口罩代替FFP2或N95口罩来提供呼吸保护足够了。捷克卫生部计划启动一个系统,在该系统下,无需提前注册即可接种 新冠疫情 疫苗。卫生部长表示,该系统应该从 7 月中旬开始实施,它应该会吸引更多人接种疫苗。

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长文成旭上周五在布拉格会见了总理安德烈·巴比什,以争取一个估计价值 710 亿克朗的核电站项目。捷克政府计划到 2040 年在杜科瓦尼南部地区建造两座 1,000 兆瓦的反应堆。第一次招标计划于 2022 年启动,建设计划于 2029 年开始。该反应堆预计于 2036年开始商业运行。除韩国外,美国和法国也在争夺该项目。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劳动、就业、退伍军人事务和社会事务部长 Darija Kisić Tepavčević表示,鉴于塞尔维亚当前的冠状病毒流行进程,可以说塞正在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塞尔维亚拥有所有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是“一个巨大的繁荣”,并呼吁公民使用它并接种疫苗。她表示有可能在秋季,在呼吸道感染的季节,感染人数会增加,但由于疫苗对接接种,不太可能出现新一波疫情。

塞尔维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内博伊萨·斯特凡诺维奇否认了变革运动(PZP)主席扬科·维塞利诺维奇指控塞尔维亚在向恐怖分子出售武器的国家名单上。斯特凡诺维奇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企图损害塞尔维亚的产业和声誉。塞尔维亚从未出现在向恐怖分子出售武器的任何国家名单上,因为它没有这样做,也不会这样做。

 

希腊

据希腊媒体报道,6月18日,希腊一名56岁的妇女在卡拉夫里塔医院接种了第二剂新冠疫苗后死亡。据悉,这名妇女在接种辉瑞新冠疫苗十分钟后,告诉医护人员她感到胸部和背部“灼痛”,之后便倒地不起。消息称,该女子可能是肺水肿心脏病发作。

另一方面,根据欧洲航空安全组织Eurocontrol的最新报告,希腊航班完全恢复正常将取决于疫苗接种顺利与否,以及夏季结束后是否会出现新一轮疫情。

基于6月8日至14日希腊抵达人数最多的五个机场的数据,Eurocontrol预计希腊在2024年之前不会恢复到2019年的空中交通水平,2021年也只能达到2019年的47%,2022年将上升到69%,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上升至82%和92%。

目前,前往希腊航班最多的航空公司分别是爱琴海航空公司、天空速递、瑞安航空公司、图伊航空和智能翼航空。

 

爱沙尼亚

6月16日有美媒体报道称,北约成员国爱沙尼亚当天表示,两架俄罗斯战斗机侵犯了该国领空,这是今年第4次发生类似事件。

爱沙尼亚军方在一份声明中说,6月15日上午,两架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未经允许进入了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的希乌马岛(Hiiumaa)附近的爱沙尼亚领空,停留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

声明还说,俄罗斯战斗机上的应答器没有打开,也没有向爱沙尼亚提交飞行计划或是与爱沙尼亚空中交通服务部门进行无线电通信。

报道称,莫斯科方面迅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否认了空中入侵的说法,并表示这些战机当天是在波罗的海的国际水域上空进行了例行飞行。“飞行严格按照既定航线进行,在飞行过程中飞机没有偏离航线,这有空情数据作证,”俄罗斯国防部回应说。

爱沙尼亚在过去几年都曾记录到俄罗斯民用和军用飞机侵犯其领空的情况,并多次向莫斯科提出抗议。自苏联解体以来,爱沙尼亚和邻国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处于“冰冻”状态,自爱沙尼亚1991年独立后,两国一直未就边境条约达成一致。

 

保加利亚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一项研究表明,保加利亚经济在过去12年中持续增长,但速度相对较慢。2021年,保加利亚竞争力世界排名比2020年下降5位,为53位,而2009年排名居第38位。保仍然是欧洲最缺乏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长期竞争力因素停滞不前,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空间受限。保加利亚面临的主要挑战:政局不稳定;新冠疫苗接种速度缓慢;电子政务发展受限;能源转型缓慢和企业能源成本高;大学教育质量落后;研发投入低;尤其是腐败问题仍然存在。

 

罗马尼亚

世行预计,2021年罗GDP将增长6%,2022年将增长4.5%,分别比今年1月份的预测高出2.5和0.4个百分点。世行预计2023年罗经济将增长3.9%。

荣鼎集团和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对欧投资出现大幅下滑。2020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5%,跌至65亿欧元,创下对欧投资近10年来新低。德法英仍为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直接投资目的国。由于新增大量收购案,波兰已成为中国直接投资最新的主要受益者。疫情的蔓延、对中国资本的高壁垒以及欧洲监管框架所构成的障碍,都将直接影响中国对欧投资。包括意大利、法国、波兰和匈牙利在内的数个欧盟成员国均已加强了对第三国直接投资核查机制。

 

匈牙利

匈牙利新导报消息:欧委会最近对匈牙利发起一系列调查究办程序,因为它认为,匈牙利的一些法规和举措有违欧盟的法律。

6月10日,欧委会在有关匈牙利“俱乐部电台”的问题上做出决定。决定说,匈牙利媒介当局即媒介理事会以“大可质疑的理由”拒绝了俱乐部电台的频率使用申请。媒介理事会的决定过于严厉而且不透明,违反了欧盟的法律。决定还指出,具体到这件事上,匈牙利有关当局以显然歧视性的方式运用媒介法。欧委会以前曾就此案启动调查。匈牙利当局有两个月的时间回应欧委会的疑虑,否则程序将进入下一阶段。

匈牙利媒介管理当局在2020年9月拒绝了“俱乐部电台”为更新频率使用权提出的申请。媒介理事会的理由是,“俱乐部电台”两次违规,延误履行提供资料的义务。然而,理事会对其他媒体的同样错误却不予追究,也没有以此为由拒绝延长他们的频率使用权。

欧委会以前曾就此案启动调查。欧委会现在的决定是敦促匈牙利当局改变立场,纠正错误。

 

波兰

6月17日,波兰家庭和社会政策部介绍了“2040年人口战略”计划,作为“新政”改革的一部分,目标是未来20年波兰的生育率提高到接近保证世代更替的水平,避免经济衰退和养老金系统崩溃。

“2040年人口战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父母在孩子4岁以前实行灵活工作时间,每周无需工作40个小时;

·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能被解雇,父亲在妻子怀孕期间也受到免于解雇的保护;

·签署劳务合同前雇主需要告知雇员作为父母享有的权利;

·波兰政府将继续大力发展幼儿园和托儿所;

·波兰政府将建立生育治疗中心;


本信息专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团队提供

课题组负责人:鞠维伟

课题组团队:鞠维伟、贾瑞霞、马骏驰、韩萌、陈思杨、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刘江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