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疫情报告与评估(2021年06月28日)

美欧气候及能源政策,2021欧洲理事会峰会,立陶宛防务政策:中东欧地区形势跟踪


U.S.-Europe Climate and Energy Policy, 2021 European Council Summit, Lithuanian Defense Policy:Report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in CEECs

(No.175    2021.6.28)

疫情大数据


本期目录

专家观点:

1、刘 猛: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海外煤炭相关项目融资主要特点

2、利雨樵:2021年欧洲理事会峰会:G7的延续,跨大西洋伙伴共识在欧盟内部政策化

3、吴改:气候问题与美欧环境保护政策


域外研究

1、立陶宛计划加强安全政策

2、疫苗护照:欧盟如何赢得下一轮新冠外交?


各国形势跟踪


专家观点

刘 猛(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


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

海外煤炭相关项目融资主要特点


近几年,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紧迫性不断增强,主要发达经济体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纷纷制定海外煤电等煤炭相关项目退出政策,提出长期净零排放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设置例外条件等继续为海外煤炭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迟滞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鉴于发达经济体“弃煤”承诺与实际行动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宜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推动企业高标准开展海外能源合作投资项目,落实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促进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一、欧美名义上承诺停止海外煤电融资,但实际操作中通过设置例外条件等方式继续提供融资支持


近几年,迫于环保压力,部分发达经济体政府和私营部门宣布收紧海外煤电项目融资标准,但仍通过设置例外条件为继续开展煤电融资留下空间。今年领导人气候峰会期间,拜登政府发布“美国国际气候融资计划”,提出将终止对碳密集型化石能源项目的国际融资,但不排除在少数情况下,美国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继续支持化石燃料项目。英国政府提出将与美国一道终止为海外新建煤电厂提供公共融资支持,但少数情况除外,包括最贫困国家除煤电外缺乏其他可行的替代选项;相关项目应用碳捕获、封存和利用技术等。此外,德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承诺停止为煤炭勘探和开采、燃煤发电厂等与煤炭相关的商业活动提供融资,但在投资接受国已制定雄心勃勃的气候保护战略等情况下,仍可对相关燃煤发电项目进行投资。


私营部门方面,荷兰国际集团(ING)宣称自2015年起结束所有煤电项目融资且未设置任何例外情况,但此后仍通过贷款和担保等方式为印尼西里邦等地煤电项目提供融资。


二、欧美发达经济体海外煤电融资以商业融资为主,官方融资为辅


发达经济体公共和私营机构通过贷款、担保等多元手段引导资金流向煤炭相关行业,私营机构融资规模尤为显著。从美英等国实际情况看,在限制海外煤炭相关项目开发问题上,金融机构与政府步调并非完全一致。美国方面,如,奥巴马政府曾发布气候行动计划(Climate Action Plan),承诺限制为海外燃煤电厂提供公共资金,扩大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但美国进出口银行仍通过贷款担保等方式为 Xcoal Energy&Resources等能源企业煤炭出口提供融资支持。美国共同基金公司Vanguard、贝莱德公司甚至成为全球煤炭行业最大机构投资者,其合计投资额占全球煤炭行业机构投资比例高达1/5。英国方面,英国政府于2014年宣布,除少数情况外将终止对海外新建燃煤电厂提供公共融资支持,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气候领导者,引领世界摆脱煤炭和化石燃料。英国官方对外融资机构“英国出口融资”(UK Export Finance)近几年已基本停止海外煤炭项目融资,但私营机构并未停止相关融资步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英国五大银行巴克莱、汇丰、渣打、Natwest、劳埃德银行集团通过贷款和保险服务向煤炭相关公司提供560亿美元融资,伦敦城成为全球第三大煤炭融资中心,仅次于华尔街和东京。


三、融资方式隐蔽多元,煤电退出政策形同虚设


发达经济体公共或私营机构通过操纵“绿色”融资工具、出台隐蔽融资规则和设置长期减排目标,持续开展海外煤炭相关项目融资。从融资规则角度看,英国多数金融机构承诺排除或计划排除支持煤炭相关收入或煤电生产超过30%特定门槛值的公司,但杜克能源、嘉能可等英国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涉煤企业均为大型工业集团,煤炭活动仅占其业务的不足30%,仍可享受相关规则豁免,“弃煤”融资规则形同虚设,伦敦金融城在煤炭等化石能源融资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目标设置角度看,发达经济体相关金融机构通过设置长期减排目标,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投资海外高碳项目预留空间,如,美国际发展金融公司承诺至2040年实现投资组合净零排放;汇丰等私人金融机构制定了至2050年实现所有客户净零排放目标。由于缺乏硬性承诺,后续进展仍有待观察。


利雨樵(德国波鸿大学东亚政治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2021年欧洲理事会峰会:G7

的延续,跨大西洋伙伴共识在欧盟内部政策化


6月的欧洲,欧洲国家领导人们沉浸在了无尽的会议中。2021年6月24至25日,刚刚经历了G7、北约、美俄峰会的欧洲领导人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峰会(以下简称峰会)。虽然在G7和北约峰会中,欧美就如何应对中国仍然存在分歧,但是在疫苗、防疫、气候问题、价值观等领域,已初步达成共识。这次欧盟的 “家庭会议”,就是落实跨大西洋伙伴的共识,在欧盟内部进行政策化的第一步。


总览峰会,领导人们围绕新一轮的新冠疫情、欧盟的国际关系、振兴欧洲经济和欧盟价值观等话题展开讨论。值得一提,一周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前往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进行了双边会谈。两人在新冠疫情、俄罗斯问题和刺激经济复苏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而这次峰会议题又和两人会谈的内容不谋而合。可以认为,这次德法双边会议,实际上就是欧洲理事会峰会前的一个吹风会。德法在峰会前,有必要就相关议题达成高度一致,对外维持德法轴心团结领导欧盟的形象,巩固成员国和外界对欧盟的信心。


对于中国,不同于之前的G7和北约峰会,这次在公开文件和报道中没有大量讨论中国,但是峰会本身的内容值得关注。


首先,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这次峰会在两项重要议题上达成一致。一是尽快实行欧盟新冠电子证书,也就是大家热议的“疫苗护照”,恢复欧盟内部的人员自由流动;二是欧盟准备在今年11月举办的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大会上,讨论如何制定流行病防范和应对的公约。欧盟用“欧盟疫苗标准”代替世卫组织疫苗标准,有可能在国际社会带来“疫苗歧视”后果。现在欧盟部分国家已有歧视的苗头,例如法国公开表示,不承认接种中国科兴、国药新冠疫苗的人员在欧盟内,享有和其他欧美疫苗接种者同样的、自由行动的权利。而中国这两款疫苗已经被世卫组织认可,加入了紧急使用许可名单。结合欧美即将开展的全球疫苗捐助计划,以及欧盟和非洲、中东国家更加紧密的人员往来关系,“欧盟疫苗标准”变相地拒绝了其他国家中,已经接种中国疫苗的公民自由前往欧盟的权利。欧盟的政策,表面是针对欧盟内部的人员流动问题,实质是配合G7峰会中和美国达成的共识,通过系统性的歧视,否认中国抗击疫情的成果和中国疫苗的效果,强迫无法自行研发疫苗的国家接受欧美标准,牢牢掌控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欧盟的“疫苗歧视”也面临着一个现实挑战,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变种的Delta型,并开始在全球传播,例如英国90%的新感染者被诊断为Delta型新冠病毒感染者。虽然新变异的病毒对中国同样是挑战,但是挑战也伴随着机遇。只要中国疫苗能在应对Delta型病毒中取得优异的防护表现,就算欧美的“疫苗歧视”不会消失,其主张也将受到国际社会更大的反对,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被削弱。


其次,在欧盟的国际关系议题中,欧盟维持其在G7和北约峰会的态度,并没有将中国列为主要讨论对象,而是关注欧盟周边国际关系展,包括俄罗斯、土耳其、白俄罗斯、利比亚、叙利亚和非洲问题,尤其强调欧盟同俄罗斯、土耳其的关系。这次会议中,凭借经济上俄罗斯对欧盟单方面的依赖,欧盟毫不掩饰地以家长式口吻指导、干涉俄罗斯内政。而对于土耳其,虽然欧盟依然坚持自身在价值观的“教师姿态”,但由于欧盟仍然指望土耳其挡住来自中东的难民,未来土欧双方合作仍然大于分歧。


此外欧盟已经开始将G7峰会中的气候标准,实践于对俄罗斯政策中。以往欧盟在批评俄罗斯时,尚有回旋余地,因为俄罗斯是欧洲重要的传统能源供应商。但此次峰会中,欧盟理事会主席冯德莱恩坚持了G7峰会的气候问题共识,说道:“俄罗斯只占欧盟进口货物的5%……但是欧盟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37%的进口来自欧盟。油气出口占俄罗斯经济的25%,然而世界趋势是去化石能源化。”这表明欧盟完全抓住了俄罗斯经济的软肋。如果欧盟成功利用新能源和碳排放政策,逼迫俄罗斯在内政和人权问题上让步,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在欧洲的生存空间。


在恢复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方面,虽然时间比预期有所推迟,欧盟的“下一代欧盟”(Next Generation EU)经济振兴计划仍稳步推进。截止6月15日,第一阶段已经筹得200亿欧元。27个成员国中,24个已经按计划要求提交了计划书,12份已经通过。尽管原计划在5月31日前,所有成员国都需要提交计划书,但考虑到这并不是强制性要求,所以目前的推进进度仍然可以接受。可以预见,今年秋冬季,如果Delta型变异新冠病毒不会在欧盟引发第四波疫情,部分欧盟成员国经济即可依托振兴计划,出现“报复式增长”并逐步恢复正常。在欧盟第一批通过的振兴经济计划书中,意大利和希腊这两个“一带一路”伙伴也在其中。


除了新冠疫情、对外政策和振兴经济话题,这次峰会也试图展示欧盟在价值观上的团结一致,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冯德莱恩在记者会上,毫不顾忌颜面地点名批评匈牙利的法律违背欧盟价值观。而且据德新社报道,领导人闭门会议期间,甚至有国家质疑匈牙利欧盟成员国的资格,不过波兰和斯洛文尼亚领导人对匈牙利表示了支持。近年来,匈牙利和希腊政府不仅多次在人权问题上支持中国,阻止了多次欧盟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中的积极合作伙伴。


过去,资金问题一直是东欧和西欧成员国争论的焦点之一,中东欧成员国指责西欧资金支持不足,打压中东欧国家民族产业;西欧成员国则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形式,频频对中东欧国家在人权、政体、法制等意识形态问题上发难。中东欧成员国获得欧盟资金援助时,往往不得不接受布鲁塞尔强加的政治附加条件,这也侧面让中国不附带政治条件的“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更多中东欧国家参与。现在,欧盟的经济振兴计划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计划帮助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并附带更丰厚的资金支持,和中国形成竞争关系。


总的来说,虽然这次欧洲理事会峰会关注欧盟内部和周边事务,没有讨论中国。但其延续了G7峰会、北约峰会中美国和欧洲达成的持续全面对抗俄罗斯、系统性压制中国的共识,证明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在逐步恢复。未来,我们的对欧政策中,需要继续关注欧盟在国际规则框架下,和中国展开的激烈竞争和先手发难。



吴改(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气候问题与美欧环境保护政策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气候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环境问题,其影响已经扩散至社会生活,从而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


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源匮乏促使产生新的难民,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与边境安检产生冲突,进而有可能引发国家之间的边境冲突乃至战争。为此,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中的主要国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做出了广泛努力,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美国和欧盟出台了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窥见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主要立场主张。


一、边境调节税


围绕“边境调节税”的多边磋商已经开始。“边境调节税”是对来自控制碳排放不力国家和地区采取相当于事实上征收关税的政策,欧盟对于上述多边磋商态度积极,日本也建议在世贸组织有关国家会议上对上述问题开始予以讨论。关于“边境调节税”,此前只是欧盟等表示有意单独进行制度设计,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如果各国和地区都随心所欲地实施这一政策以便有利于本国产业发展,持反对意见的国家将采取反制措施,事态恐怕会演变成“脱碳”名义下的贸易争端。现阶段,如果能在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中协商对话,进行公平、透明度高的制度设计,那就可望对整个世界的脱碳化作出贡献。在多边磋商中,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度设计、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对碳的定价方式、确保数据的透明度等将成为主要商讨的议题。但同时,建立类似关税机制之际,具体以什么样的产品为征税对象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各国对能否建立起较少争议的国际制度心存疑虑,国际合作即将受到严峻考验。


围绕“边境调节税”这一问题,最近经合组织中也召开了以欧盟为核心的有关国家非正式会议。欧盟呼吁在世贸组织进行“边境调节税”的规则制定工作,也并非仅仅为了其他国家的利益,相反,欧盟也是为了在讨论中掌握主导权,将有利于欧盟的国际制度标准打造成世界标准。


二、欧盟的政策努力


气候科学家们明确指出,为了将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限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高1.5摄氏度水平之内,即《巴黎协定》的目标,全世界只允许再排放580兆吨二氧化碳,这就是我们未来永远的“碳预算”。按照目前全球每年约37兆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们到2035年就将用尽这笔预算,因此,根据气候专家的指示,我们必须减碳。由于世界温度已经升高了1.1摄氏度,下一个10年将是处理该问题的最后机会。数十年来,欧盟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扮演世界领导者角色,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也坚持其职责。欧盟也在《绿色欧洲协议》中将2030年的减排目标提高至55%,并且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了支持上述这些努力,欧盟成员国已经达成一致,将欧洲投资银行转变为欧盟气候银行。正如2021-2025年的时间表所概述的那样,欧洲投资银行打算在2021年至2030年期间筹措1万亿欧元(1.2万亿美元)资金用于气候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


欧盟委员会预计6月份推出一个方案,碳关税机制得以最终实施可能会在2023年3月10日。此外,欧洲议会批准了一个“碳定价”议案,该议案主要覆盖能源密集型产业(如电力、水泥、钢铁、铝、石油冶炼、玻璃、化工和化肥)的进口,这些行业占到了欧盟碳排放总量的94%。


受到碳关税影响最直接的行业将是焦煤、石油冶炼以及采矿业。还有一些碳排放高的资源密集型企业会受到间接影响,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纺织服装行业和制药行业,碳关税对很多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影响相对较小。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印度将是因碳关税计划实施损失最大的国家。实际上,欧盟碳关税对贸易的影响也要看其他国家采取何种战略,特别是其希望达到的经济去碳化的速度。欧盟的计划也是旨在保护欧盟制造业,避免工厂外迁至环保标准较为宽松的其他国家。但是,根据法国私营企业协会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欧盟如果真的收紧游戏规则实施碳关税,可能会导致工厂外迁数量增加20%。


三、美国的政策努力


拜登的计划首先是着重汽车行业的转型,为此,计划投资1740亿美元以“赢得电动汽车市场”,如加大美国供应链扶持力度或对工厂实施改造。根据该计划,到2030年要在美国建立由50万个充电站组成的网络,同时要将20%的校车改为电动车。该计划也将瞄准能源行业,美国将投资1000亿美元,拓宽对新能源生产的税收优惠范围,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此外,还要实现联邦办公大楼只用“清洁”能源的目标。计划还建议,要采取措施迫使供电商设立供电零碳排放能源比例。通过2万多亿美元的“超级基建”投资计划,让美国走上了兑现民主党两大承诺的道路:到2035年实现美国能源业的零排放,到2050年实现美国经济的碳中和。在竞选纲领中,拜登曾经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发电部门温室气体零排放,2050年社会总体净零排放,具体对策是,普及电动汽车(EV)、建设能源效率高的建筑物和交通网,4年内进行2万亿美元环境和基础设施投资。


其次,拜登决定从2021年1月20日政府成立首日开始着手推进实施地球变暖对策。除宣布回归《巴黎协定》外,他还签署了多个总统令,提高对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环保要求。产业界也出现推动实行地球变暖对策的动向。以亚马逊和高盛等美国主要企业为中心的42家公司于2020年12月2日发表书信,呼吁拜登和美国国会提出地球变暖对策。


四、结语


2021年4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的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上海与中方官员举行了有关气候问题的会晤,在这之前他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气候问题是一个独立问题,中美之间还有其他重要分歧,但不会拿气候问题做交易,从其上述发言可以看出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并不打算与中国进行零和竞争。


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世界的28%,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位居第二,占全球总量的14%,中美两国在气候问题上开展合作具有可行性。2020年9月联合国大会前,中国承诺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拜登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上来看,中美未来虽然在其他问题上的竞争力度较大,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两国具有合作的空间。


域外研究

立陶宛计划加强安全政策


2020年6月24日,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中欧项目分析师Kinga Raś在其网站发表题为《立陶宛计划加强安全政策》的文章,现编译如下:


立陶宛政府宣布将增加安全活动以提高其国防能力,并对新情况作出各种回应,包括美国新一届总统的上台、欧盟防务政策,以及俄罗斯对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行动。立陶宛在安全方面的努力可能会加强与波兰的双边合作。


美国的关键作用


由于俄罗斯的政策,英格里达·伊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政府一直把美国定义为对立陶宛、波罗的海地区和北约东翼安全最重要的国家。2021年1月,立陶宛议会通过了一项关于加强与美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决议。因此,对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而言,美国新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波罗的海国家的声明很重要,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3月访问布鲁塞尔期间和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总统6月的北约峰会期间都证实了这一点。


立陶宛对美国军队在其领土上的永久驻扎特别感兴趣。目前,有一支由500名美国士兵组成的分遣队,作为轮流战斗群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立陶宛正从美国购买武器装备(例如标枪反坦克导弹、黑鹰多用途直升机和装甲车)。


主要方向


立陶宛认识到其安全环境日益复杂,因此需要与各个伙伴合作以加强其安全活动并进一步多样化。立陶宛政府宣布愿意更多地参与欧盟的防务计划等,同时也是永久结构性框架下欧盟网络快速反应小组发展的主要国家。立陶宛不支持欧盟战略自治的概念,相反,立陶宛希望增加欧盟内部的军事机动性,并确保成员国做好与北约及其盟友进行协调合作的准备。立陶宛对加强欧盟防务潜力感兴趣,这使法国成为其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支持独立的欧盟防务结构的发展方面。鉴于该国继续参与东翼的活动(例如空中警察),立陶宛宣布将加强参与支持法国在欧盟以外的活动,比如法国在马里的活动。


在欧洲伙伴中,与德国的合作对立陶宛来说仍是最重要的。自2017年来,北约多国战斗群驻扎在立陶宛的1200名士兵中,德国分遣队人数最多。此外,2020年立陶宛和德国签署了一项关于德国武装部队临时驻留训练的协议。立陶宛还从德国购买军事装备,包括卡车、步兵战车、PzH2000自动榴弹炮,以及M577装甲运兵车。


立陶宛将与英国进一步合作,这源于英国具备除法国外欧洲最大的防御潜力,以及对俄罗斯威慑政策存在情感共鸣。这种双边合作特别适用于波罗的海地区,英国作为联合远征部队的一部分在该地区开展行动。


加强立陶宛的防御潜力


立陶宛保守党政府决定在更紧密的军民合作等变革上重新审视其安全战略,这被认为是加强国家的弹性以应对当代威胁。这一目标也体现在近年来国防经费的增加,到2030年国防经费预计将达到GDP的2.5%。这使立陶宛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可信度更高,同时为在其领土上执行集体防御任务提供适当的条件,这是进一步改善后勤和军事基础设施计划的核心。立陶宛打算对其军事进行现代化改造,包括扩大军队规模(例如在2022年将决定是否恢复普遍征兵)。到2024年,保护区的规模将从目前的19000人增加到30000人,到2030年增加到60000人。


防空系统的发展是立陶宛防御的关键。在2021-2023年,立陶宛计划安装NASAMS中程地面系统。到2024年,其目标是巩固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活动,特别是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攻击威胁(2020年,有记录的攻击比2019年增加了25%)。鉴于此,立陶宛议会起草了《电子通信法》修正案以确保在发展5G基础设施时只使用可接受的制造商提供的设备和技术。实际上,这也将限制中国的投资机会。


与波兰合作的潜力


立陶宛也在加强与波兰的合作,并将其视为增强安全的一个因素。两国都赋予联合活动更加正式的性质,例如成立了总统委员会和政府间国防委员会,第二届会议于2021年5月召开。2019年2月,时任立陶宛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 Grybauskaitė)在访问华沙期间签署了一项宣言以加强两国在安全领域的伙伴关系。两国的国防部长就空域监测信息交流达成一项协议,并签署了一项关于波兰和立陶宛在北约内部隶属关系的意向书。在向埃尔布隆格的师指挥部分配部队时,这种合作也扩大到军事演习和制定联合防御计划。这对提高联合任务期间合作效率产生影响,包括调整所需程序,从而加强波兰和立陶宛军事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


两国都希望加强波罗的海地区的安全,同时也希望发展海军防御力量,这是一个与提高监测波罗的海水域能力相关的目标。与此同时,两国计划为军队配备现代技术,包括新的雷达系统和无人机,需要在网络安全和保护关键基础设施领域采取协调行动。这尤其适用于电网和连接,立陶宛和其他波罗的海国家将通过波兰与欧洲电网同步。出于安全等原因,立陶宛也希望限制来自阿斯特拉维耶茨的白俄罗斯核电站的能源流入。


结论


立陶宛当局正在努力使安全领域的合作多样化。这既适用于双边层面,例如与德国或法国的双边层面,也适用于永久结构性框架管理下的欧盟层面,以及通过北约加强跨大西洋合作。这并不影响美国的关键地位,立陶宛努力维持美国军队在该国领土上的存在以证实美国的作用。此外,立陶宛和美国计划进一步武装立陶宛的军队,并加强训练。然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实现这些目标可能很困难,这限制了立陶宛的财政能力,并可能决定军队现代化计划的范围。


波兰是立陶宛的战略伙伴,在加强地区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合作的关键领域是加强北约的东翼,特别是在增加部队的机动性和互操作性,以及发展防空方面。这得到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支持,例如在两国联合防御计划、演习和训练领域的合作。这也适用于领土防御结构,因为立陶宛志愿国防军经验丰富,其民事和军事活动也在加强。鉴于该地区发生的事件,包括双边倡议、支持白俄罗斯的亲民主变革、打击假情报和宣传,以及乌克兰都很重要。



域外研究


立陶宛计划加强安全政策




2020年6月24日,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中欧项目分析师Kinga Raś在其网站发表题为《立陶宛计划加强安全政策》的文章,现编译如下:




立陶宛政府宣布将增加安全活动以提高其国防能力,并对新情况作出各种回应,包括美国新一届总统的上台、欧盟防务政策,以及俄罗斯对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行动。立陶宛在安全方面的努力可能会加强与波兰的双边合作。




美国的关键作用




由于俄罗斯的政策,英格里达·伊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政府一直把美国定义为对立陶宛、波罗的海地区和北约东翼安全最重要的国家。2021年1月,立陶宛议会通过了一项关于加强与美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决议。因此,对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而言,美国新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波罗的海国家的声明很重要,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3月访问布鲁塞尔期间和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总统6月的北约峰会期间都证实了这一点。




立陶宛对美国军队在其领土上的永久驻扎特别感兴趣。目前,有一支由500名美国士兵组成的分遣队,作为轮流战斗群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立陶宛正从美国购买武器装备(例如标枪反坦克导弹、黑鹰多用途直升机和装甲车)。




主要方向




立陶宛认识到其安全环境日益复杂,因此需要与各个伙伴合作以加强其安全活动并进一步多样化。立陶宛政府宣布愿意更多地参与欧盟的防务计划等,同时也是永久结构性框架下欧盟网络快速反应小组发展的主要国家。立陶宛不支持欧盟战略自治的概念,相反,立陶宛希望增加欧盟内部的军事机动性,并确保成员国做好与北约及其盟友进行协调合作的准备。立陶宛对加强欧盟防务潜力感兴趣,这使法国成为其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支持独立的欧盟防务结构的发展方面。鉴于该国继续参与东翼的活动(例如空中警察),立陶宛宣布将加强参与支持法国在欧盟以外的活动,比如法国在马里的活动。




在欧洲伙伴中,与德国的合作对立陶宛来说仍是最重要的。自2017年来,北约多国战斗群驻扎在立陶宛的1200名士兵中,德国分遣队人数最多。此外,2020年立陶宛和德国签署了一项关于德国武装部队临时驻留训练的协议。立陶宛还从德国购买军事装备,包括卡车、步兵战车、PzH2000自动榴弹炮,以及M577装甲运兵车。




立陶宛将与英国进一步合作,这源于英国具备除法国外欧洲最大的防御潜力,以及对俄罗斯威慑政策存在情感共鸣。这种双边合作特别适用于波罗的海地区,英国作为联合远征部队的一部分在该地区开展行动。




加强立陶宛的防御潜力




立陶宛保守党政府决定在更紧密的军民合作等变革上重新审视其安全战略,这被认为是加强国家的弹性以应对当代威胁。这一目标也体现在近年来国防经费的增加,到2030年国防经费预计将达到GDP的2.5%。这使立陶宛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可信度更高,同时为在其领土上执行集体防御任务提供适当的条件,这是进一步改善后勤和军事基础设施计划的核心。立陶宛打算对其军事进行现代化改造,包括扩大军队规模(例如在2022年将决定是否恢复普遍征兵)。到2024年,保护区的规模将从目前的19000人增加到30000人,到2030年增加到60000人。




防空系统的发展是立陶宛防御的关键。在2021-2023年,立陶宛计划安装NASAMS中程地面系统。到2024年,其目标是巩固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活动,特别是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攻击威胁(2020年,有记录的攻击比2019年增加了25%)。鉴于此,立陶宛议会起草了《电子通信法》修正案以确保在发展5G基础设施时只使用可接受的制造商提供的设备和技术。实际上,这也将限制中国的投资机会。




与波兰合作的潜力




立陶宛也在加强与波兰的合作,并将其视为增强安全的一个因素。两国都赋予联合活动更加正式的性质,例如成立了总统委员会和政府间国防委员会,第二届会议于2021年5月召开。2019年2月,时任立陶宛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 Grybauskaitė)在访问华沙期间签署了一项宣言以加强两国在安全领域的伙伴关系。两国的国防部长就空域监测信息交流达成一项协议,并签署了一项关于波兰和立陶宛在北约内部隶属关系的意向书。在向埃尔布隆格的师指挥部分配部队时,这种合作也扩大到军事演习和制定联合防御计划。这对提高联合任务期间合作效率产生影响,包括调整所需程序,从而加强波兰和立陶宛军事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




两国都希望加强波罗的海地区的安全,同时也希望发展海军防御力量,这是一个与提高监测波罗的海水域能力相关的目标。与此同时,两国计划为军队配备现代技术,包括新的雷达系统和无人机,需要在网络安全和保护关键基础设施领域采取协调行动。这尤其适用于电网和连接,立陶宛和其他波罗的海国家将通过波兰与欧洲电网同步。出于安全等原因,立陶宛也希望限制来自阿斯特拉维耶茨的白俄罗斯核电站的能源流入。




结论




立陶宛当局正在努力使安全领域的合作多样化。这既适用于双边层面,例如与德国或法国的双边层面,也适用于永久结构性框架管理下的欧盟层面,以及通过北约加强跨大西洋合作。这并不影响美国的关键地位,立陶宛努力维持美国军队在该国领土上的存在以证实美国的作用。此外,立陶宛和美国计划进一步武装立陶宛的军队,并加强训练。然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实现这些目标可能很困难,这限制了立陶宛的财政能力,并可能决定军队现代化计划的范围。




波兰是立陶宛的战略伙伴,在加强地区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合作的关键领域是加强北约的东翼,特别是在增加部队的机动性和互操作性,以及发展防空方面。这得到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支持,例如在两国联合防御计划、演习和训练领域的合作。这也适用于领土防御结构,因为立陶宛志愿国防军经验丰富,其民事和军事活动也在加强。鉴于该地区发生的事件,包括双边倡议、支持白俄罗斯的亲民主变革、打击假情报和宣传,以及乌克兰都很重要。




                                                                                                                             (编译 边敏嘉)

疫苗护照:欧盟如何赢得下一轮新冠外交?


2021年5月19日,欧洲对外关系理事会(ECFR)评论员Joanna Hosa、Tefta Kelmendi、Nicu Popescu 在其网站发表题为《疫苗护照:欧盟如何赢得下一轮新冠外交?》的评论,内容如下:


新的欧盟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应该是欧盟在未来几年中帮助其邻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关键。


新冠疫情如何损害欧洲形象


在大流行初期,一些遭受重创的欧盟成员国囤积口罩,而同时中国和俄罗斯则向对其友好国家(包括欧盟国家)慷慨解囊,空运了很多医疗物资。作为回应,欧盟试图通过宣布通过其"TEAM Europe "倡议,提供200亿欧元的经济援助,以重新获得软实力。虽然这些无形的银行转账受到欢迎且至关重要,但与在世界各地降落的运载医疗物资的巨大飞机相比,它们的“上镜率”要低得多。欧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为许多国家提供支持,但是很少人把这看作是欧盟做出的努力。


在口罩外交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疫苗外交。当欧盟还在努力使自己的疫苗成果落地的时候,以色列、美国、英国甚至塞尔维亚都在这场为人们接种疫苗的竞赛中超过了它。俄罗斯和中国优先向外国输送疫苗。最初,美国因囤积疫苗而受到大量批评,直至上月美国宣布计划在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的基础上向需要疫苗的国家出口6000万支疫苗。华盛顿还支持在新冠疫苗上知识产权的豁免,而欧盟领导人抵制这种对知识产权的豁免。中国已经向许多地区售卖和赠送了其疫苗。而俄罗斯在向国际推广其“卫星(Sputnik)”疫苗上做的工作远比给自己的人民注射疫苗多得多。与欧盟28%的注射率相比,俄罗斯仅注射了全部人口的9%,但俄罗斯在国际上宣传自己是一个在新冠肺炎和疫苗接种上比其他国家管理的更好的国家,部分因为“卫星”疫苗在其国内的广泛使用,很快地出售和捐赠给其他国家。


图:截至2021年5月,部分国家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口比例

绿色代表:接种一针及以上  

橙色代表:完成接种

截至2021年5月16日,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口比例

资料来源:Bloomberg/Statista ECFR · ecfr.eu


欧盟也有个别成员国向非欧盟成员国提供疫苗的例子。欧盟最近向非欧盟成员国的西巴尔干国家提供了第一批疫苗。作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的补充,罗马尼亚向其邻国摩尔多瓦捐赠了大量疫苗。然而,在疫苗外交的地图上,欧盟的存在感逐渐低于其他国家。这个差异会导致欧盟与其邻国的关系紧张——尤其是在目前欧盟计划引进疫苗护照的情况下。


谁能持有疫苗护照?


在恢复自由行动和扶持经济方面,欧盟委员会于三月披露了欧盟计划引进“绿色数字证书”。任何已经接种疫苗的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或者任何已从新冠肺炎中康复的人,在出国旅行或在本国为休闲目的外出时(如果成员国对这些情况制定了规则),将能够通过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显示他们的个人状态。该计划将针对欧盟公民以及居住在欧盟的外国人。重要的是,该计划仅针对由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疫苗,包括: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和强生。


一个关于这些证书对欧盟公民隐私和平等风险的激烈辩论正在进行。但是人们对绿色数字证书可能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欧盟形象产生的影响理解甚少——特别是在欧盟自身的周边地区。


这里存在两个风险。第一,欧盟邻国已经开始发放本国的疫苗证书,但是问题在于欧盟能否接受它们作为进入欧盟的有效证件。如果答案是“不行”,那么在西巴尔干地区、俄罗斯和东部伙伴国家接种疫苗的数百万人将在进入欧盟的问题上面临进一步的限制。并且目前欧盟及其成员国如何防范伪造证书仍不明了。


第二个难题是如何处理那些已经接种了俄罗斯或者中国疫苗的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土耳其、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公民。面临西方疫苗的供不应求,这些国家出于无奈另寻其他可能性。挑战会从国家与国民的分歧中产生,一部分国民接种了西方疫苗,而另一部分接种了中国或俄罗斯疫苗。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只承认西方疫苗的绿色数字证书可能在,如接种了“卫星”疫苗的阿尔巴尼人和接种了辉瑞疫苗的阿尔巴尼亚人之间造成歧视。这样的结果会创造一种不利于改善欧盟在这些国家心目中形象的外交复杂尴尬局面。


投资更好的新冠外交政策:欧盟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和加强协调


新冠肺炎已经在影响关于欧盟和其他大国的报道。在塞尔维亚—在那里俄罗斯和中国疫苗的使用率很高—一个新的研究披露,亲政府的媒体赞扬“来自中国的爱”,同时指责欧盟在危机期间抛弃了塞尔维亚。那么,欧盟如何在不可避免的下一轮疫情外交中做得更好呢?


首先,欧盟应该考虑制订一项帮助其邻国的长期政策,尤其是考虑到在未来几年内要为当地居民定期接种疫苗。这个政策应该被称为欧盟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具体包括定期向邻国捐赠疫苗,并且为这些国家开展疫苗接种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是一个全球性的工具,也是一个值得追求的正确方案。但是欧盟应该为其候选国以及东部和南部的亲密伙伴设计一个特殊的、沟通良好的和可视化的疫苗分享机制。欧盟已经在为未来几年订购疫苗,所以它现在应该考虑购买疫苗的需求,以便以后用于捐赠。


其次,欧盟需要开始和邻国商谈关于如何使得疫苗接种证书互认的问题。欧盟需要能够获得担保并且需要保障机制以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同样,欧盟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平行机制,以减轻对于那些接种了中国或俄罗斯疫苗,来自邻国公民的旅行限制。在欧洲药品管理局的参与下,欧盟要么接受注射非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疫苗的旅行者,要么至少分析出那些非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疫苗足够好到可以让非欧盟区居民到欧盟区旅行或者进行商业活动。最后,一些疫苗之所以有问题不在于对治疗新冠肺炎无效,而是在于其副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对大小国家的国家形象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美国等以及诸如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以色列等小国都找到了提高其国际地位的方法,要么是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要么是将国内疫情控制得很好,或者两者兼有。欧盟将如何应对绿色数字证书的首次亮相,以及如何为接下来的疫苗外交做准备,都将对欧盟在未来几年内的声誉产生深远影响。



(翻译 江菡雅)


各国形势跟踪

希腊

希腊国家公共卫生组织主席帕纳约蒂斯·阿库玛尼亚斯(Panagiotis Arkoumaneas)2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雅典、克里特岛和科林斯都已经发现了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例。他说:“截至目前已有1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德尔塔毒株相关。预计随着更多检测结果出炉病例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他同时强调,预计到8月底德尔塔毒株将成为希腊新冠疫情的主流毒株。研究显示,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染力比最早发现的阿尔法(Alpha)变异毒株高60%,而阿尔法变异毒株又比原始病毒株更具传染力。欧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3日宣布,预计德尔塔变异毒株将在8月初占到欧盟新增感染病例的70%,并在同月底占到90%。

关于这一毒株在希腊的实际传播情况,希腊克里特大学肺病学教授Nikos Tzanakis担忧称,可能已经存在于希腊的更多地区。科学家们敦促民众重视接种疫苗的必要性。专家担心未接种疫苗的儿童面临直接风险,称当低龄学生返回学校时面临的风险很高。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表示,希腊不应该遵循出台新封锁的逻辑,而应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在希腊推广强制接种之前,国家疫苗接种委员会建议针对每个群体量身定制疫苗接种信息和宣传活动。此外,预计希腊政府将在近期公布疫苗接种者奖励措施,主要涉及餐饮、娱乐和体育领域。


捷克

总统米洛什·泽曼重申,在10月议会选举后,他将把组建政府委托给最成功的政党的主席,而不是选举联盟之一的领导人。他认为选举联盟这是一种欺诈行为。泽曼还宣布他将支持 ANO 运动的安德烈·巴比什(Andrej Babiš)为总理。

捷克共和国议会下院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除非由于众议院解散而提前宣布选举。选举的确切日期由共和国总统至少提前 90 天确定。2020 年 12 月,米洛什·泽曼总统宣布了捷克共和国众议院选举日期为10 月 8 日(星期五)和 2021 年 10 月 9 日(星期六)。第一天的投票时间为 14:00 至 22:00,第二天的投票时间为 8:00 至 14:00。众议院有 200 名成员,任期 4 年。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公共卫生办公室向媒体证实,斯洛伐克有人感染了 delta 冠状病毒的变种。感染者来自俄罗斯。“此人没有密切接触者,也没有住院。他目前正在国内隔离,并负责任地遵守所有命令的抗疫措施, ”首席卫生员扬·米卡斯说。卫生部长弗拉基米尔·伦瓦尔斯基在政府会议前的简报会上说,根据他的信息,他不是足球运动员,感染者来自圣彼得堡地区。同时他补充说,没有危险,感染者正在隔离中。


波兰

6月23日,波兰卫生部部长Waldemar Kraska表示:“由于波兰新冠病毒变种日益增多,非欧盟公民在入境波兰后必须进行隔离”。根据波兰政府的说法,新的卫生隔离措施的目标是预防大规模Delta新冠病毒变种感染群体的出现。

新的规定主要包括:

·从非申根区到波兰来的公民必须隔离10天(7天后得到新冠测试阴性结果后可解除隔离);

·完全接种欧盟认可的疫苗(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强生)的人和12岁以下的儿童可免于隔离;

·从申根区到波兰来的公民得到新冠阴性测试结果后就可以免于隔离(新冠测试结果须在48小时以内,旅客可以在国外或在波兰机场进行新冠测试。如果旅客能够出示欧盟疫苗护照可免于测试和隔离);

·波兰政府接受抗原或RT-PCR测试;抗体检测不能免于隔离。

新的规定从6月24日起生效。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举行了代号为“闪电打击2021”系列军事演习,演习动用兵力达到1.5万人,塞总统、国防部长视察了演习。据称此次演习是塞过去几十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

塞劳动、就业、退伍军人事务和社会事务部长出席了在尼什的纪念活动,纪念塞尔维亚反法西斯斗争爆发80周年。塞尔维亚反法西斯起义周年纪念日将于7 月 4 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保加利亚

6月25日,鲁门·拉德夫总统在布鲁塞尔出席欧盟峰会时表示,希望保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计划能在7月进行公开讨论,并提交给保下一届议会审议通过。他表示:“前任政府没有提交它的计划,显然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准备好,计划很零散;第二个原因是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设计某些部分。这就是看守政府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使该计划符合欧盟要求的原因。”


罗马尼亚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评估了罗马尼亚人口演变趋势。到2070 年,罗人口将从2019年的1935万降至1365万人,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从2019年的28.6%升至56.9%。


阿尔巴尼亚

瑞士自2021年6月26日对阿尔巴尼亚人开放了边境,阿尔巴尼亚公民进入瑞士仅需护照、机票和口罩,就像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一样无需阿尔巴尼亚公民的核酸检测。去法国,阿尔巴尼亚公民需持过去72小时的核酸检测证明或者抗原检测;如果接种了阿斯利康、摩德纳、辉瑞疫苗则需要做任何检测。阿尔巴尼亚政府对2021年财政预算进行了调整,计划增加20亿列克做为国家储备资金,其中10亿列克政府预算用于支持新冠疫苗接种活动;9亿资金用于建设国家大剧院。


匈牙利

近日,匈牙利总理府部长古雅什在新闻通报会上宣布,在疫苗接种人数达到550万后,全匈牙利室内区域无须佩戴口罩,无须疫苗接种卡也可进入酒店、餐馆、温泉浴场和沙滩。但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场所将继续强制使用口罩,参加大型活动仍需要疫苗接种卡。

本信息专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团队提供

课题组负责人:鞠维伟

课题组团队:鞠维伟、贾瑞霞、马骏驰、韩萌、陈思杨、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刘江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