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立陶宛政府的诚与信

作者简介:

陈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中东欧研究院执行院长

做人要讲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也是如此。

1991年9月14日,中国与立陶宛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在建交联合公报中表述“立陶宛共和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陶宛共和国政府承诺不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2021年是中国与立陶宛建交30周年,双方本来应该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但由于近期立陶宛政府的一系列行为,给原本应该欢庆的气氛中掺杂了很不和谐的杂音。

近日,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8月10日,中国外交部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华大使。立外交部对我这一举动表示遗憾,其称台在74个国家设立代表处,其中18个在欧盟境内,以显示立陶宛和台湾当局互设“代表处”的正当性。但事实上,在与我建交的国家中均以“台北”的名义设立代表处,而这次立陶宛是第一个允许以“台湾”的名义设立,性质完全不同。立陶宛外交部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混淆视线,一方面声称遵守一个中国政策,另一方面则偷梁换柱,帮助台实现外交上的“突破”,这是公开挑战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对照中立建交公报,立陶宛政府的行为,既不诚实,也失去信誉。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理所当然。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历史饱受屈辱,立陶宛近百年来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也是任人欺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世界舞台上站起来了。中国政府向来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中立建交后不久,全力支持立陶宛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立陶宛政府同意以“台湾”的名义设立代表处,是公然支持台独势力。立陶宛通过此举成为台独势力分裂中国的帮凶,有悖于国与国基本关系的准则,也违背了对两国建交原则的承诺,毁坏了立陶宛国家的信誉。中国人常说,要以史为鉴。立陶宛人也说,历史是生活之师(“Istorija yra gyvenimo mokytoja.” History is the teacher of life.)。因小失大,自作聪明,因不讲诚信而遭到惩罚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小国家容易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地缘斗争的牺牲品。小国若沦为帮凶,不自量力,绑架大国,往往谁会笑到最后,心中自明。相信立陶宛的广大民众也不会放任立陶宛的一些政客恶性消费国家信誉的行为。台北和台湾,一字之差,后果很严重。如果台湾当局没有也不敢给立陶宛政府讲清楚,那在这里勿为言之不预:任何触碰台独的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国家分裂法》面前都将会付出惨重代价。

立陶宛自身经济体量小,中国和立陶宛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有限,在整体中欧经贸关系中所占比重不大,目前双方的贸易依赖度也不高。但这切不能成为立陶宛的政客借此肆意破坏中立关系的出发点。

近年来,中立贸易连年保持增长,今年1-6月双边贸易同比增长16.9%,这在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大背景下实属不易。除此之外,立陶宛企业还通过参加进博会、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等展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取得良好成效。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立在一些领域的合作刚刚起步。例如,中国海关总署在今年3月核准了20家立陶宛乳制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立陶宛乳制品公司Pieno Zvaigzdes产品巧克力芝士棒刚在中国超市上架;中国的家具制造厂商在立陶宛也建立了家具制造基地。大家正要卷起袖子大力推动中立经贸关系,现在立方制造麻烦,既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经贸交流气氛,还会吓跑目前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最终损失的还是立方。另外,立陶宛在中欧深化互联互通合作中的作用也不断凸显,中欧班列经立陶宛的班次近年来不断增加。中立双方应该据此进一步开拓对方市场,把贸易和投资的蛋糕做大,深化双边经贸关系。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之一,全球数字经济的领行者之一,全球最大的绿色经济转型经济体之一。立陶宛正在欧盟的倡导下推进绿色和数字经济。对立陶宛来说,与中国相向而行蕴藏巨大合作潜力与发展机遇。立陶宛政府应信守承诺,聚焦合作,共同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本微信公众号所载文章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