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形势专家笔谈:中东欧国家看“美式民主”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热点形势追踪(七)

欧洲形势专家笔谈:中东欧国家看

“美式民主”


本期策划:姬文刚(西安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青年理事、欧洲学会中东欧分会理事)

导言: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民主的制度与观念、理论与实践以及形式、内容与载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样态、多重面向和在地化模式。美国发起的所谓“全球民主峰会”不仅违背了民主的实质与本义,而且其地缘政治和冷战思维的印迹昭然若揭。“美式民主”的国内表现与国外输出的效果“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没有反思与纠偏的“美式民主”,势必将“民主病夫”的标签“贴得更紧、扎得更实”。曾几何时,受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影响的希腊、匈牙利、塞尔维亚唯“美式民主”马首是瞻,但是多重危机影响的近些年,我们目睹了匈牙利的“非自由民主”,见证了塞尔维亚和希腊对民主运作方式的理解,这进一步彰显出这些国家在结合本国国情基础上开始了对民主的新探索。希腊、匈牙利、塞尔维亚三国对所谓“全球民主峰会”的态度与立场,也是中东欧转型国家对“美式民主”理解的一个侧影。


希腊视角下的“民主峰会”:敷衍了事,漠不关心


刘添  姬文刚(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21级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硕士研究生;西安

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12月9—10日,美国主办了一场线上的所谓“民主峰会”,其目标是“在国内恢复民主,对抗国外的威权统治”。参加民主峰会的约有1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希腊。据美国的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发布的全球民主国家名单显示,只有91个国家被列为所谓的“民主国家”。由此可见,在美国所邀请参会的国家当中,竟有19个连美国自己都不认为是民主国家。希腊学者佩拉·卡尔帕蒂塔基(Καρπαθιωτάκη Πελαγία)在其发表的《当拜登将民主作为地缘政治工具》一文中表示:“选择是否邀请出席民主峰会的主要标准显然并非这些国家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民主国家,其真实目的只能是为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服务。”


希腊各界:少数敷衍了事,多数漠不关心


希腊作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东地中海的重要盟友,被邀请出席“民主峰会”并不奇怪。但是,作为一个夹在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三个大国之间的重要西方国家,希腊各界对待此次“民主峰会”的态度就显得非常微妙。


希腊政府的态度总体上呈现出对待美国敷衍了事,对于峰会的民主问题则“顾左右而言它”。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在峰会上的发言主题大多围绕希腊国内与欧洲的“民粹主义”问题,而对于美国举办此次峰会的“对抗国外的威权统治”的内容只字未提。由此可见,希腊政府并不想因为一个荒谬的“民主论坛”上不实的发言从而影响其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在即将迎来2022年中希建交50周年前夕,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21年10月访问希腊期间,希腊外长尼科斯·登迪亚斯(Nikos Dendias)曾表示“希方愿同中方继续相互支持,加强国际和多边事务沟通协调,认为中国的未来不可限量,对双边关系的发展充满信心。”随后希腊总理也表示“希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从不认同国际上的反华、‘恐华’论调。”


希腊媒体与智库对于此次“民主峰会”的报道则呈现出“少而短”的整体特点。希腊主流媒体《黎明报》和《每日报》都只是对“民主峰会”进行了简单的叙述报道,没有发表任何有关支持或赞同峰会主题的报道。在希腊学术界,多名希腊学者曾在希腊slpress.gr、NEO(New Eastern Outlook)和Modern Diplomacy等多家媒体、智库网站发表评论,表示对于美国召开“民主峰会”的担忧并揭露其实质。希腊学者佩拉·卡尔帕蒂塔基(Καρπαθιωτάκη Πελαγία)表示,此次“民主峰会”并非旨在提升全球民主质量以造福人民,而是被炒作和“操控”为美国实现其地缘政治意图的工具。


希腊民众对于此次民主峰会也并不看好,一些人持怀疑与担忧态度,大多数则漠不关心。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希腊民众对于“民主峰会”的讨论大多都不太乐观,一部分人认为美国如今自身民主、人权问题频发,且美国以前在国外促进民主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认为美国已经无力且没有资格在世界范围内宣扬其带有极强美国霸权色彩的“民主”;另一部分人则担忧美国拉拢希腊参加“民主峰会”的意图,害怕希腊成为美国在东地中海地区对抗俄罗斯和中国的前沿阵地甚至棋子,从而影响希腊与中国在经贸上的合作关系。


债务危机后的希腊民主


2009年底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导致希腊、欧元区和欧盟的命运不可逆的结合在一起。在2012年底,希腊仍是全球范围内媒体的头条,被视为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导火索。因此,在关于希腊债务危机的研究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就包含民主问题,更多讨论的则是希腊民众的不满。


毫无疑问,希腊的民众不自觉的扮演了国家严重经济危机中“买单者”的角色。在希腊经济繁荣的年代,实际是虚拟经济和巨大的财政赤字下的表面现象,过高的社会福利政策使希腊民众渐渐缺少了奋斗的精神,且较多民众从事非生产性活动,偷税漏税现象严重,导致希腊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其庞大的支出。


在2010年和2012年接收到了来自欧盟成员国及“三驾马车”的两次救援之后,希腊财政状况得以短暂恢复,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2015年,希腊迎来了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全民公投。此次公投的内容是希腊是否接受进行经济政策改革来换取“三驾马车”的资金援助。这一场“民主”与“主权”之间的博弈,已经远远超过了债务危机本身的“经济”与“金融”问题。欧洲的大部分学者认为,虽然公投可以被当作是民主的直接工具,但很显然,在希腊债务危机发展到2015年时,公投被滥用了。


首先,公投是仓促之中组织起来的,而且很可能违反了希腊宪法,该宪法没有设置就金融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的任何条款和宪政理由。第二,大部分希腊民众并不容易理解公投的内容到底有什么含义。第三,政府宣传活动不公平,即没有向民众解释国家面临的真正选择和问题。因此,公投并没有巩固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来的希腊民主,反而被希腊政府利用借以向欧盟债权人施加了压力。

希腊民众拒绝国际债权人的经济救助提议并不代表“民主的胜利”。因为民主是一个有关代表和权力下放的问题,而公投并不是这一问题的讨论范围。


结语


综上可见,西方的民主在当今受到严重的民粹主义侵害,而在西方民主不在高效、适用的背景下,美国的一系列行为则是将现代世界的多色调简化为“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之间全球斗争的极简主义黑白两色。它将国际体系分为“我们”和“他们”,“好”和“坏”,“合法”和“非法”。这样一个荒谬的体系,如果被构建起来,则不具有任何抗冲击性,不能保持稳定,任何重大的国际危机甚至地区冲突都有可能引发内爆的高风险。而希腊虽然受邀并参加了此次峰会,但希腊各界对于峰会的态度却并不乐观,虽然有极少数人为了自身利益甘愿捧美国的场,但大多数希腊民众则对于美国的虚伪行径表示担忧。


毋庸置疑,世界各国应坚决反对腐败、国家权力滥用和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如果“民主峰会”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对抗这些行为,就没有必要通过邀请主要是美国的盟友从而使“民主峰会”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所谓“民主峰会”的目标则是宣传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模式,其目的是在世界政治中孤立中国和俄罗斯,这对美国来说将毫无意义,在全世界也不会得到广泛认同。正如希腊国际关系学者海尔(Haier)指出,“峰会”并不会提升全球民主质量、造福世界人民,而是美国利用民主概念实现自身地缘政治诉求的工具。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国的倡议不仅不会团结美国周围的国家,反而会进一步破坏国际体系的稳定。


世界各国有权利、有义务探索和尝试自己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道路,这有助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多元平衡和多元发展。只有历史才能证明哪些模式是高效的、公平的,哪些模式有其一定的区域或者国家适用性和合理性。美国不顺应历史潮流的在全球推行“美国式民主”必将受到世界人民的唾弃与抵制。

塞尔维亚视角下的民主之争与民主之实


陈砚  姬文刚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21级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硕士研究生;西安

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主任)


一直以来,美国高扬“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大旗,自称“自由的灯塔”“民主的标杆”和“人权的典范”,不断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导致其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恣意妄行。为了继续给其行为披上合法性的外衣,拜登政府召开了“全球民主峰会”来击退他眼中的“威胁”——威权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极权主义以及其他一切他认为无益于民主的思想。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场“什么是民主”的讨论。因此,本文试图从塞尔维亚国家的角度出发,分析在此背景下的民主之争与民主之实。


美国民主峰会:大事铺张却自厝同异


2021年12月9—10日,美国拜登政府在线上举办了所谓的全球“民主峰会”。此次峰会共邀请了约110个国家及地区领袖、公民社会组织等,旨在制定一项共同议程从而制止民主挫折和人权侵蚀以促进“民主复兴”。但峰会“高开低走”,多国受邀但未参加、降格参加或通过预录视频方式低调参加,现场直播在线观众平均仅100多人,创造了“全球会议”的尴尬记录。


从峰会之前到峰会之后,受邀国家的数量及民主程度,民主峰会的真实目的及最终效果,美国自身的民主性与霸权性等都极具争议。首先,根据“自由之家”2021年《世界自由》报告的排名来看,受邀的11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超过30%的受邀国家处于“部分自由”或“不自由”的状态。邀请这么多并非真正自由的国家也引发了一系列质疑,让人感觉这场峰会似乎不仅仅关乎“民主”,且引发了部分受邀国家对于提案的质量的担心。其次,尽管美国总统是此次峰会的召集者,但近年来“美国民主”在世界各地的形象遭受非议。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对17个不同国家的民众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17%认为“美国民主”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约57%的人认为“美国民主”近年来不是一个好榜样,且有4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胁。


面对持不友好的美国,中俄驻美大使联合署名发表文章共同反对美国召开的所谓“民主峰会”。文章称,这是冷战思维的明显产物,将挑起意识形态对抗和世界分裂,制造新的“分隔线”,与当今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中国和俄罗斯坚决反对这一举动。且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和外交部网接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和《美国民主情况》报告,通过列举事实、数字和各国相关机构、人士及专家观点,梳理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分析了美国国内民主实践的乱象和对外输出民主的危害,并以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彻底碾压了美国的选票民主和党争民主。


塞尔维亚视角下的美国民主:朝令夕改且每况愈下


塞尔维亚国内对于美国民主峰会总体持否定批判态度,这也与美国“反复无常”的言行有关。从初步名单的“未被邀请”到最终名单的“被邀请”,塞尔维亚国内对此反应激烈,舆论话题也从一开始的普遍不满转向塞尔维亚是否要出席民主峰会。塞尔维亚国内政治领袖、社会精英、媒体以及民众都对此进行了争锋相对的讨论。


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对此先后进行了发言。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权评估他们认为合适的其他民主国家,塞尔维亚是巴尔干地区稳定的一个因素”。在之后的民主峰会上,他再次谈到,“每一次滥用民主原则,我们只是在欺骗自己,从而首先阻碍了我们自己的福祉。当前的大流行尤其突出了这一点并提醒我们,没有人能免受全球威胁的影响,我们必须证明民主国家能够应对这些共同的挑战,并为我们的公民提供服务。”


塞尔维亚总理安娜·布尔纳比奇在收到民主峰会邀请时称,“被邀请参加民主峰会是个好消息,但是也没有理由感到欣喜若狂。”此外,她也‎说道:“我们收到了邀请,这说明该国之前的虚伪和对贝尔格莱德地区的批评毫无意义。”


塞尔维亚与亚洲国家合作中心主任斯帕西奇认为:“民主在全世界有不同的形式,长时间以来,民主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以不同形式演变,民主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以西方的模式和原则来评判。”


塞尔维亚裔美国经济学家布兰科·米兰诺维奇也发文称:“上周美国召开的民主峰会只会加剧地缘政治分歧,且对世界而言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便用一个类似的、狂妄自大的项目来假装追求他所阐明的‘自决’原则,最后它沦为殖民统治的橡皮图章,打着‘保护国’的名义来掩盖肮脏的领土交易。目前这个新的宏伟项目,最终也将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虽然大约在今后一年举行进一步的实体会议,但第一届民主峰会实际上应该是最后一次。”


塞尔维亚有媒体称,美国所谓“民主峰会”实质是以意识形态为工具,以对抗为目的的结盟运动,它在挑动冲突和对立,破坏国际秩序。而且美国作为东道主,自身也存在众多问题,难以作为“民主榜样”。


在网络舆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声音。有从美国邀请塞尔维亚参加的目的这个角度进行讨论:不少网友认为美国要建立一个联合阵线,所有能够扭转局面的国家都被邀请,且他们猜测美国已经为受邀国家准备了任务。网友评论道:“显然,美国打算废除联合国,因为后者不再受控于前者。很明显,峰会将抓住这个机会,以对抗俄罗斯和反华宣传,目的是将受邀国家纳入其集团”。也有人从美国是否具有举办民主峰会的资格出发,他们认为“美国国内几乎没有一个正常运作的民主制度,又怎能传播民主或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呢?”。有评论戏称:“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没有民主国家的国家正在组织一次峰会,并决定它尊重哪些国家”。还有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认为“无论你喜欢与否,美国是衡量世界自由的标准,每个人都在观察美国的言行,然后决定他们要做什么。塞尔维亚必须努力适应,制定政策和内部秩序,使其不站在美国的对立面”。有评论言:“许多国家正在适应美国政治,以免被破坏稳定和轰炸”。除此之外,不少网友也对科索沃参加美国民主峰会表达不满,并认为决不能接受这种“民主”的呼吁。


塞尔维亚视角下的中国民主:民主发展与经济蓬勃齐头并进


塞尔维亚国内有关中国民主的舆情总体持正面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的友好援助以及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成就更加深了媒体和民众对这一点的认知。


塞尔维亚前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表示:“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在40年里减少了超过8亿贫困人口,民主治理有着不同的模式。中国在多方面为全人类做出贡献,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塞尔维亚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主任约瓦诺维奇也谈到:“通向真正民主的道路不能通过干涉别国内政或使用军事手段建立,民主应该是各国平等、团结和自由的选择。中国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全球社会经济公平发展和正义和平中发挥的作用值得赞赏。”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院副所长伊沃娜·拉捷维卡更直白地指出:“在当前总体稳定和平的时代,地区紧张局势和地方武装冲突依旧不断,冷战思维仍具影响,且诸多问题的治理失败让世界对‘华盛顿共识’逐渐失去信心,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公平、公正,更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塞尔维亚媒体报道称,中国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来描述。中国不仅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而且还正在克服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犯下的错误。这种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可以总结为“和谐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


针对中国的全过程民主,网络舆论方面也呈现出热烈的讨论。不少人对中国的全过程民主表示好奇,认为“虽然这是一个不太容易理解的措辞,但是却是中国民主的具体实践”,“尽管与塞尔维亚的大选不同,仍然是非常有趣的”。持赞赏态度的公众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展繁荣惠及世界, 世界需要不同文明间互鉴合作”。有网友评论道:“中国今天所走的和谐发展道路,带来了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办法”。


从“不被邀请”到“被邀请”:矛盾的激化与加剧

根据美国媒体Politico公布的初步名单,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都“未被邀请”美国主办的民主峰会,且美国大使安东尼·戈弗雷证实了消息的准确性并言称,“并非所有合作伙伴都被邀请,被邀请国家主要包括那些民主发展良好以及民主正在发展的国家。虽然不邀请塞尔维亚,美国仍然致力于以其他形式与贝尔格莱德合作,以帮助改善和加强民主。”但是在时隔五天后,戈弗雷再次发言道,“我们很高兴塞尔维亚将参加拜登总统的民主峰会,美国重视与塞尔维亚的伙伴关系,这也将为塞尔维亚提供一个论坛,让其重申其加入欧盟的改革承诺,并向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宣布其关于加强国内和国际民主的承诺。”这番朝令夕改的言行,体现了美国民主标准的易变性。


与此同时,巴尔干地区关于美国邀请谁参加民主峰会,让谁加入其民主阵营的讨论,激化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总统拜登将国际事务定义为民主国家与专制政权之间的斗争,其关于一个国家民主质量与现实地缘政治的考量无论是否取得平衡,都将会对国际形势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说,美国名单的轻易改变更是加剧了这种紧张的趋势和矛盾的对立。科索沃作为美国的盟友,与在国际上日益活跃的民主国家,在面对“未被邀请”时呈现出不满的反应。作为回应,科索沃总统沃萨·奥斯马尼和非正式大使杜瓦·利帕一起前往华盛顿,之后美国政府的决定便很快做出改变:科索沃和塞尔维亚,这对长期的敌人,都收到了邀请。对于科索沃来说,这种逆转是有意义的,可以加强其政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促进国内民主和自由的变革。但是对于塞尔维亚来说,美国的外交举措加剧了了塞尔维亚国内更广泛的公众不满情绪,加深了其和科索沃之间的矛盾冲突。


结语


无论是国内民主还是国际民主,都应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应该成为国内政治和国际斗争的漂亮包装。国际上的道德权威来自于实际行动,大国更应积极促进包容和谐。而以“民主峰会”为名,实行排他性政治,会进一步激化地缘政治紧张,造成国际关系民主化倒退。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实现民主的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承认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承认各国探索自身民主发展道路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不仅是对政治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尊重。对于塞尔维亚来说,因其民族在动荡的历史进程中,培养了自主的民族精神,在追求民主的路上更应该坚守其自主性。


正如《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所提到的:“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充满机遇和希望,也充满风险和挑战。只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民主道路,坚持和平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拓展民主自由,提升人民幸福,才能汇聚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于“民主峰会”,匈牙利有话说


高嘉鸿  姬文刚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

院2021级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硕士研究生;西

安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12月9-10日,美国总统拜登线上主持了一场所谓的“领导人民主峰会”,邀请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参会。该峰会声称聚集政府、民间组织、私营部门领导人,共同制定“民主复兴”的积极议程,并以“防范威权主义、进行反腐败斗争、尊重人权”为三个关键主题,号召相关国家采取联合行动应对当今民主国家面临的威胁。此次峰会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拜登早在其竞选期间,就信誓旦旦地声称要挽救全球“民主”,拟召开“民主峰会”来恢复“民主”的光荣,重振“自由世界”的精神和共同目标,打击所谓的“威权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极权主义”及一切其他无益于民主的力量。然而,峰会召开后不仅招致世界各国的批驳,连美国国内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也纷纷诟病此次峰会并未体现应有的民主价值。


峰会邀请名单的遴选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不出意外的是,该名单一经公布旋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和批评。中国、俄罗斯均未被邀请,而饱受争议的中国台湾地区、印度、肯尼亚、伊拉克等却赫然在列。除此之外,匈牙利则是唯二没有被邀请的美国北约盟友之一,是唯一一个未被邀请的欧盟成员国。


对此,在12月1日举行的欧盟大使会议上,匈牙利试图反对欧洲国家参会及欧盟以单独身份受邀,却未能成行。作为“报复”,12月3日,继2021年4-6月匈牙利三次使用“一票否决权”阻止欧盟发布涉港声明之后,匈牙利再一次行使“一票否决权”,拒绝了欧盟为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做出共同贡献的提议。匈牙利政府明确表态不会参与此次峰会,欧盟也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立场。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依旧参加会议,但是基于欧盟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由于匈牙利的反对,欧盟无法代表所有成员国表态。


政府、媒体、民众:从大力抨击到普遍不满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批评“民主峰会”,认为此次峰会有明显的美国内政特征,唯独不邀请匈牙利的举动“缺乏尊重”。“在为民主奋斗了一千年后,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意见,不需要任何国家来评判匈牙利的民主,搞得像是学生在接受考试一样。”匈牙利总理办公室部长古利亚斯认为美国在民主方面存在更大问题,“在匈牙利,从没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选民认为选举被操纵,不管谁赢得选举,我希望我们国家不会像美国那样”。


匈牙利社论称,此次峰会就是一个“笑话”,是美国在通过干预、干涉的外交政策破坏全世界的民主,而不是促进民主。匈牙利媒体称,这就像是“皇帝的新衣”,受邀参会的外国领导人没有一个敢指出美国“民主”外衣下破坏别国民主的内核。


更有媒体指出,在美国政府资助的“自由之家”组织对世界各国的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状况进行打分后发布的2021年《世界自由》评估报告中,匈牙利获得69分,排名高于很多受邀国家。在参会的110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77个被列为所谓“完全的自由民主”,其余则是30个“部分自由”和3个“不自由”。其中有些被美国政府认为近年来出现严重“民主滑坡”,有些常被美国媒体指责为“言论自由状况恶化”、“威权主义化”等。专家表示邀请名单的选定标准尚不明确,除了民主评估之外,还涉及其他标准,例如美国的战略利益、地缘政治等。


在网络舆论方面,有以下几种声音:很多人质疑美国主持峰会的资格,认为美国没有权力为民主定义,西方的民主问题更为严重,将美国和民主放在一起是可笑的,“他们以民主的名义涉足的地方,只剩下死亡和苦难”。有人反问“美国和民主不是矛盾的吗?”有人评论“如果美国有像匈牙利这样的民主,他们可能会很高兴”,“如果受到邀请,那么匈牙利也要对这些所谓‘民主党人’的决定负责”,还有人调侃称“可能拜登在签署给匈牙利的邀请信时睡着了,醒来时名单已经准备就绪”。也有很多网友对匈牙利未被邀请而某些民主问题严重的国家在列感到疑惑,认为这真是“民主的巅峰”,认为美国只是需要参会的国家附和追捧他所谓的“民主”。有人中肯地认为在中美矛盾上升的情况下,作为欧盟成员的匈牙利在民主治理等方面有切身利益,“匈牙利未被邀请的原因是不能和他们达成共同立场,不能达成共同立场的原因是匈牙利未被邀请”。有网友担心媒体频繁地报道“未被邀请”这件事会对新一轮选举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干预。还有部分匈牙利网友虽对“未被邀请”的结果感到不满,但也承认国内民主存在问题,抨击欧尔班政府,认为作为唯一未被邀请的欧盟成员国,这是匈牙利的遗憾。


“未被邀请”: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的双重叠加

关于匈牙利未被邀请的原因,有两种解释,一是欧尔班政府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关系密切。在美国大选期间,前者也曾表示支持特朗普连任。据匈牙利驻美国使馆发给《华盛顿邮报》的一份声明称,匈美两国关系在特朗普时期达到顶峰,所以拜登政府必“怀恨在心”。二是匈牙利曾多次公开支持中国,总理欧尔班多次表示,匈牙利与中国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伙伴,致力于加强双边关系,鉴于“民主峰会”的性质,匈牙利自然也不会被邀请参会。


毫无疑问,匈牙利是一个西式民主国家,但拜登没有邀请其参加“民主峰会”,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匈牙利还“不够民主”。国际民主与选举援助研究所发布的全球民主状况年度报告将美国列为民主衰退国家,关于美国自身选举结果的争议也正在上升。而此时,美国还一边标榜自己国家的民主,一边插手干涉别国选举,打着“民主”的旗号对其他国家指指点点。匈牙利将于2022年4月迎来新一届国会选举。2021年10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一场集会上公开批评美国和欧盟插手匈牙利选举和内政。


随着大选的临近,匈牙利国内关于民主化运作的讨论增多。四度出任总理的欧尔班正面对来自匈牙利国内6个反对党结成的反对联盟的挑战,反对派选出的总理候选人马基扎伊接受美媒采访时已向美国表了忠心,称“将永远支持北约”,还指责欧尔班与中俄打交道是“背叛西方联盟”的举动。马基扎伊十分支持美国召开“民主峰会”,认为此时召开“民主峰会”是正当且及时的,并称欧尔班无法参加此次峰会是一种耻辱,他承诺将在竞选上台后加强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建立恢复民主法治的新政府。


匈牙利特色的“非自由民主”:从备受争议到不可思议


自青民盟欧尔班政府2010年上台以来,匈牙利的民主状况就饱受欧洲的批判。近年来,频繁与欧盟唱反调、与东方联系密切也加剧了欧盟对匈牙利的指责。欧尔班曾在2014年表示,“民主的不一定是自由的,非自由的也可以是民主的。自由式民主国家可能不再具备竞争力。未来以劳动为基础的国家将会来临,其本质不是自由的”。自此,“民主衰退”、“非自由的民主”就成为欧尔班政府的标签。


冷战结束后,模仿和移植而来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系难以照搬应用到匈牙利国家之中,难以适应匈牙利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特性,“非自由的民主”便是匈牙利探索自身道路、进行二次转轨的产物。


青民盟执政之后,欧尔班政府利用在议会的席位优势,出台并实行了一系列新法案,特别是加强对新闻业和出版业的管制、改革权力制衡体系、监管非政府组织活动等措施,遭到了欧盟的谴责和制裁。苏东剧变30年后,匈牙利一直效仿的都是西方的民主标准。而如今,欧美部分国家认为,匈牙利国家出现的权力愈发集中、议会制衡作用不足、政党间竞争减弱是为了保持青民盟一党独大,实现政治与经济组织结盟,匈牙利“民主衰退”已经开始反噬匈牙利“民主成果”。笔者认为,匈牙利的“非自由的民主”从根本上并没有动摇民主的性质、准则与制度体系,只是在实现形式上注入了更多“匈牙利”要素和巧妙“渗透”进执政党的政治理念,而匈牙利的选民支持恰恰印证了此种民主形式的“不可思议”。当然,这也取决于未来选举后的政党理念如何上升并巩固为国家理念,并进而成为全民理念,这对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匈牙利而言,实属极大的挑战。


结语


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名为民主实则践踏民主的闹剧。美国何以定义他国的民主状况和参会资格?美国将其所谓的民主判断强加于别国,否定其他国家不同形式的民主实践,排斥与其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不同的国家,是独断专行的表现。民主和人权只是“烟雾弹”而已,实质则是试图扩大自己的盟友范围,划分阵营,制造分裂,掩盖推行霸权主义的行径。


当前世界各国亟须携手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抵制冷战思维,维护真正的民主。拜登政府试图通过呼吁在峰会之后进行“行动年”来将承诺转化为具体的措施和行动,“民主峰会”具体会取得什么进展还有待观察。对于匈牙利而言,美国试图通过“不邀请”之名行施压之实已被“戳穿”。如何应对美国和欧盟的冷落与干预、如何应对反对党联盟的挑衅将是欧尔班政府接下来比较棘手的难题。

排版:刘江鸿

                                              校对:陈思杨

欢迎您的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 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成立之时简称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