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国家与俄乌冲突系列专题(四):波罗的海三国对俄乌冲突态度及反应



黄珊,北京外国语大学拉脱维亚语专业教师


作为俄罗斯、白俄罗斯的近邻,波罗的海三国,从2014年乌克兰危机,甚至是更早的2008年格鲁吉亚问题开始,就不断对国际社会,发出俄罗斯潜在威胁的警告。三国每年的年度安全报告中,也总是将俄罗斯列为头号威胁对象。而此次俄乌争端无疑使他们的预测和警告落到了实处。


正因如此,波海三国对俄乌争端反应迅速。2月24日,俄乌冲突发生后,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立即宣布该国进入紧急状态,以防御俄罗斯或者白俄罗斯对立陶宛边境地区有可能会采取的攻击行为。拉脱维亚总统埃吉尔斯·莱维茨在2.24日对媒体的声明中强烈谴责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大规模军事攻势,将其描述为俄罗斯自 2014 年以来对乌克兰军事侵略的延续,呼吁以最严厉的制裁惩罚和孤立俄罗斯。三国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和地方政府等,都纷纷在第一时间对俄罗斯的行为进行谴责,呼吁国际社会对俄罗斯进行严厉制裁。


截止3月10日,波海地区已经对俄罗斯实施的主要制裁包括:停止与俄罗斯之间的航班,对俄罗斯关闭领空(2月27日零时起,波海三国禁止在俄罗斯注册的商业航空公司航班和俄罗斯法人或自然人拥有的飞机使用本国领空。拉脱维亚国家航空公司波罗的海航空宣布,将从2.26起暂停往返俄罗斯的航班,直至 3 月 26 日);中断一切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解除已有的文化合作协议,终止城市间友好关系,对涉俄人员进行制裁,收回普京等人的荣誉学位等;此外,由于波海三国都有很多的俄罗斯的电视广播媒体,现在他们对这些俄罗斯的广播电视进行了限制,多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电视广播在波海三国被禁止转播,至少包括六家俄罗斯媒体和一家白俄罗斯媒体(Rossiya RTR,Rossiya 24,RTR Planeta,NTV Mir Baltic,PBK,TVCI,白俄罗斯频道Belarusj 24,被暂停3-5年不等)。其他制裁手段还有冻结与俄罗斯之间的海关和邮政合作等。


对乌克兰提供各种类型的援助中,除了资金、医疗、民生和军事物资的捐助之外,波海三国还在各大国际法庭上纷纷对乌克兰表示了声援。波海三国对乌克兰难民进入本国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并且为他们的安置也提供了一定的方案。目前已经有超过1万的乌克兰人进入了波海三国,此前这三个国家各自计划可以接纳1万名的乌克兰难民。拉脱维亚议会前几天通过了支持《乌克兰平民法》;爱沙尼亚也通过了一项条例,允许乌克兰难民在波海境内申请临时保护,并且简化他们拘留申请的程序。


  波海的各大城市举行了反战的集会,比如拉脱维亚总统列维特斯在支持乌克兰的集会时露面,集会聚集了超过3万人。


对乌克兰总统雇佣国际志愿军参战,波海三国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其中拉脱维亚通过了议会修改了法案,允许拉脱维亚公民前往乌克兰,为乌克兰的主权战斗,但是拉脱维亚的职业军人不会前往乌克兰,而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纷纷表示不鼓励也不禁止本国公民前往参战。


关于波海三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首先他们都表态支持乌克兰成为欧盟的候选国,并且敦促乌克兰能够尽快获得资金,启动入盟程序。在冲突之初,波海三国都支持援引《北约宪章》第四条,也就是说任何北约成员国如果认为他们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受到威胁,都可以要求和其他成员国进行商谈。显然,波海三国认为在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背景下,采取行动保护乌克兰也就是保护波海地区自身的安全利益。此外,三国背靠北约的集体防御原则,坚信他们的北约盟友,加拿大、美国的战机驻军可以保护好波罗的海,并且希望将北约的民事驻军变成永久驻军。三国都不约而同地决定增加政府国防和安全预防,并且将国防预算增加到2.5%以上。三国与北约保持立场一致,不支持在乌克兰设置禁飞区,来避免与俄罗斯爆发直接的战争。


与此同时,一些社会舆论、民间声音,则希望北约不要惧怕俄罗斯,民众对于北约当前和此前的政策表示了不满,他们希望能够更加积极地对俄出击。有网友发贴称希望北约不要恐惧普京,他们认为目前北约因为担心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担心激怒俄罗斯使用核武器而处处掣肘。一些媒体也指出,比如拉脱维亚的《独立报》指出,害怕激怒施暴者意味着兔子和蟒蛇之间的关系,不能投鼠忌器,为了规避后果而选择妥协。媒体认为,战争一旦开始就无法避免,如果在此时对俄罗斯保持仁慈,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助长他的野心,让整个波罗的海地区暴露在俄罗斯的威胁攻势之下。


在经济方面,首先是能源,去年以来,欧洲能源价格一路走高,在波罗的海三国更是如此,自从俄乌开战以来,能源价格保持了上涨的趋势,已经有一些专家学者称之为 “俄罗斯早早对欧洲发动了能源战”。欧盟已经制定了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计划。今年将用其他资源替代俄罗斯 70% 以上的天然气进口。而波海三国中,除了爱沙尼亚具有丰富的页岩气矿藏,能源依赖程度较小外,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能源依赖程度都非常高。三国都从俄罗斯进口电力、石油和天然气,比如拉脱维亚90%以上的天然气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同时,三个国家都保留了很多前苏联时期的能源加工设施,比较适应从俄罗斯进行能源进口。尽管如此,在战争开始后,波罗的海电力系统运营商已达成协议限制从俄罗斯到波罗的海国家的电力进口总量。该协议规定,自 2022 年 3 月 3 日起,从俄罗斯进口波罗的海电力装机容量将限制在 300 兆瓦 (MW)以内,约为此前的不到一半。同时,也计划停止继续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煤炭。


从目前来看,波海国家本身具有一定的天然气储备,在今年年内的供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本就处在高位的能源价格势必会继续走高。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已经开始寻找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保持能源独立性的方法。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表示,拉脱维亚正在努力增加从立陶宛克莱佩达液化气站进口的天然气供应,并可能完全放弃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立陶宛经济学家路基科斯考虑到停止购买俄罗斯乌拉尔基准原油转向布伦特原油后成本增长,对立陶宛的能源市场前景表示担忧。三国中,只有爱沙尼亚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爱沙尼亚也是疫情中经济表现最好的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中央银行称,俄乌战争除了会造成暂时性的物价上涨之外,随着国际市场上天然气价格上涨使油页岩能源更具竞争力,爱沙尼亚经济的增长将得到提振。


除了能源之外,俄罗斯作为重要的金属和原材料供应商,中断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的后果几乎是立即在波海地区显现了出来。由于金属储备不足,拉脱维亚一些罐头食品厂已经缺少生产所需的罐头,必须转向西欧或土耳其寻求替代。而欧洲国家不愿意出口,导致金属的市场价格长得非常快。


长期来看,物价水平的总体上涨将导致波海三国原本就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的经济雪上加霜。企业和民众目前愿意为面向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买单,但恳切希望政府能够为他们寻找到新的、能够替代俄罗斯市场的供应链,而这对于政府而言会比较困难。


波海三国国内的种族问题都非常突出,在拉脱维亚表现在超过近半数的俄罗斯裔居民,在立陶宛、爱沙尼亚,都存在与俄罗斯或白俄罗斯接壤的边陲城镇,俄罗斯裔比例很高。长期以来的种族矛盾所导致的社会分裂在此次危机中得到显现,比如在爱沙尼亚,根据爱沙尼亚政府进行的总体民调显示,有58%的居民感到爱沙尼亚受到俄罗斯方面安全威胁,其中只有27%的非爱沙尼亚族裔的公民感到威胁,但是爱沙尼亚族公民当中有73%都是感到受到危害的。冲突爆发不久,拉脱维亚议会就打算对一项“撤销并停止发放一些俄罗斯公民在拉脱维亚的居留许可”的提案进行表决。这一涉及到仇恨扩大化的提案尽管在一读前就已经被撤回,但波海三国由此都对国内的社会问题产生了警惕。拉脱维亚总理卡林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政权对乌克兰人民犯下的罪行并非由讲俄语或和平的俄罗斯人民所为. 呼吁避免政治敏感问题。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际,拉脱维亚社会以及由于国籍或种族的政治环境也没有恶化的余地,呼吁避免煽动民众仇恨。同样在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政府都有类似的表态。


总而言之,波罗的海三国特殊的历史和地缘政治背景,决定了这三个国家在面对俄罗斯时天然地怀有警惕。在白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盟友的前提下,一旦连接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之间的苏瓦尔基走廊被俄军打通,波海三国将成为空悬在欧盟和北约之外孤立无援的孤岛。三国政府首脑和安全部长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波海三国是安全的”以安抚民众,可见其在乌克兰问题上唇亡齿寒的心理。理解了波海三国的恐惧,也就能够理解他们在面对俄罗斯时的警惕与强硬。




校对:陈思杨

排版: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

欢迎您的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